计算机行业:智能电动车:智驾平权 L3元年
投资要点
2024 年L2 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已达55.7%,2025 年即将迎来普及,特别是比亚迪代表的平价整车厂入局有望继续推升行业渗透率,智驾平权时代有望到来。此外,我们看到了DeepSeek 等国产AI 大模型技术的崛起,国内智驾技术也有望迎来突破。江淮汽车联合华为研发的尊界S800 是国内第一款L3 架构的车型,《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提出L3 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个人乘用车可以附条件上路,此条例将于2025 年4 月1 日起实施,L3 级自动驾驶在中国即将落地。
L2 加速普及,L3 有望首次落地
作为本轮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L2 智驾正在普及,领先车企有望在2025 年率先进入L3 阶段。领先车企进入L2+阶段,比亚迪正致力于普及L2+,计划将其下放至10-20 万元级车型中。随着L2+的普及,L3 有望成为下一个车企竞争的焦点。
目前国内已有10 家车企获得L3 道路测试牌照。政策上,2024 年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是中国首个针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国家标准,为L3 自动驾驶的商用化提供了技术依据。地方上,北京、武汉发布自动驾驶相关条例推动L3 在2025 年落地。
商用车或将优先受益高阶智驾
商用车(如货车、物流车、港口卡车)的运营路线相对固定,主要集中于高速公路、港口、矿山等场景,交通复杂度低、可控性强,更易于高阶自动驾驶落地。
政策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 51 个城市已推出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支持开展商业化应用试点。华为在商用车自动驾驶上有所布局,与中重型卡车龙头一汽解放合作的自动驾驶产品应用在 L4 低速场景,预计将在 2025 年年底量产应用。2025 年1 月27 日直播中,余承东建议长途货车配备高阶智驾,以降低司机因疲劳驾驶造成事故的概率。
L3 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带动智驾质变L3 级自动驾驶的质变在于驾驶主体以及责任划分。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以脱离驾驶任务,由系统接管,车企或将承担L3 事故责任。目前,特斯拉、华为、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推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车辆具备独立判断行驶条件与自动变道超车等能力,可根据导航自动行驶,已经可以满足L3 的主要功能要求,但在法律意义上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L3。这些系统并不允许用户完全离开驾驶,且发生事故后责任主体仍然为用户。从已经落地L3 的车企奔驰看,未来车企或将承担L3 系统接管时发生的事故责任。奔驰S 级与EQS 搭载的L3 系统DRIVE PILOT系统已于2023 年获得美国内华达州的上路批准,奔驰承诺,在符合条件下启动L3功能时,若发生事故,将由奔驰承担责任。
L3 首发落地高端市场,助力尊界S800 实现超豪华突破尊界S800 首发搭载L3 自动驾驶架构,作为鸿蒙智行的高端代表作,有望成为国内首批L3 级自动驾驶车型。类比于奔驰将L3 率先落地在高端品牌S 级与EQS上,我们预计未来L3 将率先搭载在尊界S800 这样的国产高端车型中,并助力国内品牌实现超豪华市场突破。尊界S800 首发华为第二代途灵龙行平台,实现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域控的“三智”融合。尊界S800 的推出,有望从3 个方面填补国产品牌在超豪华市场的空白:1)百万级豪车价格区间,尊界S800 预售价100-150 万,对标劳斯莱斯、迈巴赫S 级;2)豪华轿车定位,当前国产豪华车在轿车领域几乎空白;3)先进智驾技术。
相关标的
智驾整车厂:江淮汽车、赛力斯、比亚迪、上汽集团、北汽蓝谷、长安汽车等;自动驾驶: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博实结、中科创达、四维图新、华阳集团、虹软科技、道通科技、速腾聚创(港股)、地平线机器人(港股)、黑芝麻智能(港股)、耐世特(港股)等。
光学相关:宇瞳光学、舜宇光学、比亚迪电子、中润光学、思特威、韦尔股份等
风险提示
技术风险、供应风险、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市场风险、第三方调研数据样本选择不具备代表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