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视角:春节出行消费表现亮眼 地产热度季节性回落

证券之星 2025-02-08 09:20:57
股市要闻 2025-02-08 09:20:57 阅读

  核心观点

      上周春运出行规模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春节旅游市场热度较高,跨境游热度上升明显。旅游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价格表现偏弱。服务消费、线下零售等皆有亮眼表现。政策对耐用品消费带动明显。2025 年1 月地产延续止跌回稳趋势,供给同环比齐跌,成交因去年基数原因,同比正增26%。春节期间,多地结合房地产利好政策,开展“迎新年、购新房”活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春节期间,新房成交热度与去年水平接近,结构上,二线>三线>一线。二手房成交热度季节性回落,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挂牌呈现量跌价升的特征。出口运价下跌。猪肉价格走强。原油价格下行,黑色系价格普遍上行。

      春节出行热度维持高位,消费旅游等表现亮眼

      春运出行规模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今年是春节实行8 天长假的第一年,假期的延长将进一步激发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根据交通运输部预测,今年春运预计创历史新高,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 亿人次,同比2024 年增长7%以上。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春运前21 日(1 月14 日-2 月3 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比24 年同期上升8%,较19 年同期上升20%,春节返乡出行规模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分项来看,私家车、铁路、航空累计客运量较24 年同期变化+7%、+7%、+7%,较19 年同期增长38%、32%、27%。

      春节旅游市场热度较高,跨境游热度上升明显。春节长假出行主力由返乡客流向旅游客流切换,旅游过年逐渐成为春节出行新趋势。①国内游方面,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除夕当天哈尔滨、三亚、厦门、大理、昆明等春节热门旅游目的地的铁路及民航到达客流量环比增长近两成;携程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4 天,国内景区客流环比节前上涨超过3 倍。

      ②出境游方面,携程数据显示春节首日跨境游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超三成,海外租车和门票订单涨幅超过七成。受益于免签范围扩大,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2025 年春节假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出入境客流高峰,日均出境和入境人数有望达到185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5%。③从航班来看,国际强于国内,春节对齐后,前5 日国内执飞航班数较去年同期回落2.9%,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4.2%。

      旅游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价格表现偏弱。2025 年春节旅游市场火爆,呈现出传统文化游、冰雪游、避寒游以及出境游等多样化的消费趋势。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铜陵、黄山、大同、景德镇、漳州旅游预定订单量同比增长约4 倍,南方游客在东北冰雪旅游中的占比超75%,三亚、广州、丽江等地成为较受欢迎的避寒目的地。从出游群体来看80后成主力,出游人群中占比达48%,家庭出游占比超八成,其中三代同游占比36%,亲子游占比27%,敬老游占比21%。《2025 年寒假春节出境游趋势报告》显示,春节大部分出境游产品价格同比降幅达10%-30%。

      服务消费、线下零售等皆有亮眼表现。①电影方面,春节假期全国多个城市推出了电影消费补贴政策,对市场热度提振明显。据灯塔专业版等数据显示,1 月29 日大年初一总票房破18 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单日最高票房纪录,春节档(1月28 日—2 月4 日)档期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80 亿,再创同期新高。2025 年春节档大年初一的平均票价为51.4元,2024 年为49.1 元。②春节商圈消费火热,联通数智智慧足迹数据显示,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大年初二,全国900多个商圈客流量比2024 年春节同期增加了21%,跨城消费不断升温,假期前三天,全国商圈外地客流的占比同比增加了一成。③网络零售方面,2025 年全国网上年货节于1 月7 日至2 月5 日举办,据商务大数据统计,截至1 月24 日,前18 日网络零售额突破7000 亿元(2024 年前20 日网络零售额为8000 亿元)。

      政策对耐用品消费带动明显。自1 月20 日起,居民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享受15%补贴。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 月20 日至2 月1 日,已有1470.4 万名消费者申请了1886.7 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天猫数据显示,截至1 月30 日24 点,春节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机品类成交同比增长超50%。京东数据显示,从订单成交额来看,手机、洗衣机、冰箱等产品受到青睐,不仅在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家庭选择在春节换新,相关“以旧换新”订单整体同比增长超100%。河南、天津、重庆等地,消费电子、家电销售,实现双位数及以上增长。

      新房与二手房成交季节性回落

      2025 年1 月地产延续止跌回稳趋势,供给同环比齐跌,成交因去年基数原因,同比正增26%。价格方面,1 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130 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1%,跌幅收窄0.02 个百分点,已连续6 个月收窄,同比下跌7.22%。

      受部分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带动,1 月新房价格环比结构性上涨0.23%,其中有47 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41 个城市下跌,12 个持平。

      春节期间,多地结合房地产利好政策,开展“迎新年、购新房”活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各地房地产协会积极宣传、搭建平台,开发企业针对返乡客群制定销售方案,线上线下联动,通过购房送家电等促销活动加大优惠力度。

      多地积极响应,郑州启动促销活动,征集超80 个优质楼盘,推出房价打折等优惠,加大补贴力度;洛阳拿出800 万财政资金发放1000 套购房补贴;合肥开展“迎新年购房安家”活动,45 家房企的77 个楼盘参与,提供管家式服务和免费看房直通车;湖北17 市州启动返乡安居购房季,在交通枢纽设服务点,发放优惠券、提供看房服务车并推出奖补政策;云、桂、贵、渝、川在北海联合举办住房促消费活动,“线上+线下”展示80 多个优质楼盘,推出五大购房优惠和“迎新年购房安家活动”;成都成华区多家房企近30 个项目开展购房促消费活动,部分房源最高优惠30 万元;长沙50 多家知名楼盘参与“过新年?购新房?安新居”活动,收集160 多套特价房源并推出专属特惠折扣。这些活动全方位刺激市场,助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春节期间,新房成交热度与去年水平接近,结构上,二线>三线>一线。截至2 月4 日,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同期-17.87%( 前值-16.28%) , 一二三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同期-78.80%/14.34%/-59.28%( 前值为-3.52%/-20.41%/-17.98%)。新房成交热度与去年水平接近,假期错位与基数效应对数据有扰动。

      二手房成交热度季节性回落,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挂牌呈现量跌价升的特征。截至2 月4 日,26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68.10%(前值10.77%),其中一二三线同比-59.45%/-62.58%/-75.25% (前值28.41%/9.11%/-0.93%)。挂牌方面,截至1 月20 日,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量指数周环比0.2%/-5.2%,挂牌呈现量跌价升的特征。大型城市方面,截止2 月2 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分别为-5.72%/7.31%/39.14%/-5.23%(前值为30.40%/43.89%/82.96%/22.30%),环比分别为-41.73%/-38.91%/-48.30%/-41.37%。

      土地方面,春节期间土地市场呈现量价齐跌的特征。截至2 月2 日,百城土地成交面积周环比-97.8%,同比-98.1%(较前值-114.1pct);供应面积周环比-92.05%,同比-91.82%(较前值-165.09pct);土地溢价率环比-5.3%,同比-0.8%(较前值-1.3pct);土地成交总价周环比-99.24%,同比-99.31%(较前值-123.62pct)。

      出口运价下跌

      上周进口运价下跌。截至2 月2 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周均环比-15.9%,国内进口运价(CDFI)环比前一周-2.4%,截至1 月22 日,煤炭/粮食/铁矿石运价指数周均环比分别为—--0.68%/-0.24%/-1.06%。煤炭方面,煤炭价格小幅下跌,多数煤矿处于春节假期,现阶段市场处于供需两弱格局,煤厂和贸易商大多持谨慎观望态度,囤货意愿不强,实际成交一般。铁矿石方面,铁矿价格小幅下跌,钢企补库基本完成,仅按需采购,当前观望氛围浓郁,市场交投情绪较为冷清。

      上周出口运价下跌。截至2 月2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CCFI)环比前一周-3.4%,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SCFI)环比前一周-4%。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贸易伙伴国经济复苏走势不确定性是拖累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欧洲方面,关注后续欧元区复苏前景,欧元区12 月失业率6.3%,高于前值。北美方面,美国经济数据延续分化。美国Q4 实际GDP 同比低于预期与前值,经济增速放缓。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年化季环比远超预期,显示消费者支出依然强劲。第四季度劳工成本指数季度环比为0.9%,符合预期,薪资增速稳定;整体看美国通胀压力趋于缓和。向前看,当前外需处于温和回落通道中,强度还需观察美国需求端走势和库存水平,抢出口已部分开始体现,或会对短期数据有所支撑,关税的不确定性与内部相机抉择的应对式政策对市场扰动依旧明显。

      猪肉价格走强

      猪肉价格走强,蔬菜价格上行。截至1 月27 日,农产品200 指数周均环比2.5%。截至1 月27 日,猪肉/牛肉/羊肉/白条鸡周环比为2.0%/0.3%/0.6%/0.0%,蔬菜/水果周环比6.6%/1.9%,鸡蛋周环比0.1%。上周猪肉价格出现上涨。

      随着春节的临近,下游餐厅集中购入大量猪肉备货,以及居民端提前囤积年夜饭所需猪肉,终端猪肉走货有所好转,屠企开工率相比之前也有较大提升,价格处于季节性偏高水平。上周蔬菜、水果价格上行。临近春节,超市、采购商纷纷备货,蔬菜、水果市场需求旺盛,下游走货量显著提升。

      原油价格下行,黑色系价格普遍上行

      内盘方面,截至1 月27 日,南华工业品指数周均环比-0.5%,铜/铝环比分别为0.1%/-0.4%。铁矿石/焦炭/螺纹钢环比分别1.4%/0.3%/0.2%,水泥/玻璃价格周均环比分别为-3.0%/-0.4%。外盘方面,截至1 月31 日,RJ/CRB 指数周环比-1.1%,布伦特原油周环比-2.6%,截至2 月1 日,LME 铜现货/LME 铝现货-1.67%/-1.31%。外盘方面,原油价格下行,主因是美国关税扰动影响。内盘方面,黑色系价格大部分上行。(1)原油价格下行。供给端偏空。地缘溢价有所下行,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市场预计OPEC+(欧佩克)将继续实施目前策略,从4 月开始增加原油产量;需求端偏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原油等征收25%的关税,对短期内原油需求有所影响;库存端偏空,截至1 月24 日,美国EIA 原油库存+346.3 万桶(前值-101.7 万桶)。

      (2)黑色系价格普遍上行。宏观层面,前期利空的海外因素有所回调,叠加国内宏观刺激政策持续发力,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但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或对情绪有所扰动;产业层面,市场参与者对节后终端需求恢复高度仍存疑,冬储意愿普遍偏低,但五大材数据显示成材维持低库存格局,市场交易节后供需错配,复产阻碍较小,对价格有所支撑。

      (3)铜价有所下行。春节假期,铜材进入需求淡季,下游加工企业受此影响整体开工率下滑,精炼铜社会库存逐步积累,对铜价形成制约。但以旧换新等宏观政策支持下,消费预期相对积极,对价格略有支撑。此外,国产AI 大模型Deepseek 一定程度上证伪了算力等于性能,对铜的需求有所拖累,且美国大范围、强势的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预期有所扰动。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政策落实节奏和落地效果存在不确定性,经济修复速度可能偏缓。2)海外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海外经济数据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外需回落或会对经济造成进一步拖累。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