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PMI数据点评:受春节假期临近等影响 1月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

证券之星 2025-02-13 02:32:05
股市要闻 2025-02-13 02:32:05 阅读

  事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 年1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 个百分点;1 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2 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3.9 个百分点,服务业PMI 指数为50.3%,比上月下降1.7 个百分点;1 月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2.1 个百分点。

      1 月PMI 数据要点解读如下:

      2025 年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下行1 个百分点,再度进入收缩区间,主要是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季节性因素。可以看到,过去10 年中,“春节月”的制造业PMI 指数“7 降3 升”,其中生产指数下滑的拖累效应明显。背后是春节临近,员工休假、特别是农民工放假返乡对制造业生产端会形成较强的下拉效应。可以看到,1 月主要行业开工率普遍下行,当月制造业PMI 中的生产指数为49.8%,较上月大幅下行2.3 个百分点。另外,春节长假生产放缓也会对工业品需求端形成下拉效应,1 月新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行1.8 个百分点。不过,节前放假会导致物流放缓,供货商配送时间拉长,对整体PMI 指数有一定拉升作用。总体上看,“春节月”的季节性因素对PMI 指数形成较大扰动,尽管统计部门会进行季节性调整,但很难完全消除这种影响。

      二是高基数效应。PMI 指数为环比指标,上月基数较高会对本月指数走势带来一定下行压力。由于去年底各地各部门稳增长措施大幅加码,包括提前下达2025 年1000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并要求在2024 年四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以及政策面加力支持“两新”等,会造成上月基数偏高,进而压低2025 年1 月制造业PMI 指数。这可能是今年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下行幅度超过季节性的一个原因。

      三是1 月有效需求不足现象比较突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1 月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超过60%。另外,今年春节前物价走势偏弱,也显示市场需求不足现象比较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剔除“春节月”影响,1 月房地产销量数据也在较快下行。这或是今年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下行幅度较大的另一个原因。

      其他主要指标方面,1 月制造业PMI 中的两个价格指数在收缩区间有所反弹,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1.3 个百分点至49.5%,主要是受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推动,而出厂价格指数回升0.7 个百分点至47.4%,主要是当月生产指数降幅较大,对产成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1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1.9 个百分点至46.4%,符合季节性波动规律。我们预计,短期内“抢出口”现象还会比较突出,开年前两个月出口数据有望保持同比正增长。

      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中的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为55.3%,较上月上升2 个百分点。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2024 年四季度宏观经济增长动能显著改善,以及2025 年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有为”,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1 月服务业PMI 指数为50.3%,较上月回落1.7 个百分点,符合季节性规律。一方面,受假期消费带动,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的道路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市场活跃度增强。另一方面,1 月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有所下降,但仍在55%以上,显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仍然较强;另外,根据楼市走势判断,1 月房地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可能也有所下降。这是拖累当月服务业PMI 指数较快下行的一个原因。

      1 月建筑业PMI 指数为49.3%,较上月大幅下降3.9 个百分点,符合季节性规律,主要是临近春节,房屋建筑和基础建设相关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供需活动会有季节性回调。春节后,随着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建筑业相关活动有望重回扩张区间。就建筑业景气度而言,当前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处于高位,而2024 年楼市回暖尚未传导至房地产投资端,两个因素对冲后,建筑业景气度中枢呈稳中有降趋势。

      整体上看,“春节月”的季节性因素是1 月制造业PMI 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上月基数偏高,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当月制造业PMI 指数回落幅度超出季节性。往后看,2 月制造业PMI指数大概率会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一方面,春节长假主要落在2 月,还会对生产端形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下降等现象还会进一步显现。

      不过,在美国新政府加征关税措施落地之前,“抢出口”效应仍在,将继续对国内制造业景气度带来拉动效应。我们判断,一季度末前后稳增长政策力度有望加大,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将全面发力。

      今年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无疑会对制造业景气度走势带来重要影响。不过,今年对制造业PMI指数影响更大的仍是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势,即2024 年四季度出现的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能否在2025 年延续。今年提振制造业景气度的主要发力点有两个:一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对冲外需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包括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目标赤字率,扩大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加力支持“两新”,特别是要拿出更大规模的财政资金,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必要时可在全国层面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将支持范围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2025 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降准,扭转新增信贷和新增社融同比少增势头。这是今年逆周期调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发力点,也是扭转物价水平持续偏低、工业企业利润连续3 年下滑势头的关键。二是有效利用现有政策空间,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其中的关键是把仍然偏高的实际居民房贷利率(名义居民房贷利率-GDP 平减指数同比)降下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