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点评:政府工作报告的债市关注点
增长目标5%左右,显示“十四五”收官之年的稳经济决心2025 年GDP 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与过去两年目标持平。报告对当前经济环境的定调中提及“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继续设定5%的经济目标也或需要更强的政策支持。2025 年物价增长目标2.0%左右,较2024 年下调1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2025 年通胀目标更接近实际情况,CPI、PPI 走势有望实现企稳回升;外部扰动尚不明朗,稳定物价水平或需更加注重拉动内需;央行在2024 年多次表示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若价格指标再度承压,货币政策响应或相对积极。
赤字率目标上调至4%,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2025 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对应5.66 万亿元赤字规模;拟发行1.3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 亿元补充大行资本特别国债和4.4 万亿元地方专项债,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11.86 万亿元。聚焦增量,赤字率1%的调增给予政策发力更多的实施空间;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 亿元增量将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5000亿元特别国债将用于补充大行资本,有助于提振银行信贷投放意愿,助力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化。地方专项债增量为5000 亿或将作为收储的资金来源。此外,专项债用于消化拖欠账款的用途,或帮助改善地产基建企业现金流,与置换债一同发挥化解存量风险的职能,为新的投资活动开拓空间。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继续关注工具的优化创新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写入“适时降准降息”,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表述从上一年的“稳中有降”改为“下降”,表述增加“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或预示两个市场的进一步企稳仍需货币政策加力参与。货币政策预期酝酿后,重点在于落地时机与形式。结合报告所述“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等,我们预计2025 年或将有更多聚焦预期改善的货币政策储备,以对冲外部事件对经济预期的不利影响,并兼顾内需刺激、社会融资成本下降与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而基本面利多频发,经济预期较好区间,央行政策表现或相对克制。
债市展望:从观望方向到参与波段
报告提出2025 年将 “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长期来看,债市波动或有所加大,需谨慎对待的同时,或可参与波段。2025 年“两会”政策与2023 年、2024年的差异之一在于政策对于楼市、股市财富效应的持续重视,因此需时刻关注“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影响;但若投机资金离开债市,债市或仍有机会,货币宽松政策、财政政策、外部冲击或交替冲击市场,令债市波动持续加大。建议坚持基本面逻辑,关注信贷、通胀、内需、地产的企稳信号的同时,关注外部冲击事件与货币政策落地带来的债市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偏离预期对市场的潜在冲击;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市场的潜在扰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