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专题报告:如何看待2025年财政预算力度?
市场关注财政力度,我们从三个角度看待2025 年财政预算积极性和力度:
第一,考虑财政缺口。2022 年以来财政缺口持续存在,财政收入尤其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走低是主要原因,所以分析2025 年的财政力度,首先要考虑财政缺口是否会较前两年显著收窄,这取决于财政收入情况(尤其是税收和土地出让情况)。
第二,市场关注2025 年预算草案中,关于一般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0555 亿元,如何看待这一数字的财政含义?观察历史数据,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金额最大的是2020 年,其次是2024 和2022 年,均超过2 万亿元。
2015 年开始,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大幅提升。从数值和比例观察,2025 年调入及使用结转结余资金的预算规模和比重均低于2024 年。
第三,由于我们主要编列一般公共预算赤字,不涉及到其他三本账,所以市场有狭义赤字和广义赤字的说法。我们将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新增专项债、用于稳增长的特别/增发国债、置换债和补充大行资本的特别国债分别计算赤字率。
计算结果显示,除了一般公共预算赤字4%及一般公共预算+新增专项债赤字7.1%创历史新高以外,其他广义赤字率均未超过2016(考虑置换债)或者2020年(考虑特别国债)。
以上三点,是我们客观合理看待2025 年财政预算积极性和力度的三个维度。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或有遗漏;宏观经济表现超预期;海外风险事件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