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周策略:二季度转债投资的三个热点问题

证券之星 2025-03-16 09:31:41
股市要闻 2025-03-16 09:31:41 阅读

  二季度转债投资的三个热点问题

      哪些转债板块二季度投资性价比较高?

      大概率仍以科技成长为主。基本面的维度,我们判断经济仍将维持“慢复苏”的趋势,顺周期板块的部分细分方向,如供需格局较好的金属、化工,受益于政策补贴的家电、消费电子可能有亮眼表现,但顺周期板块的全面业绩复苏可能仍需等待需求的转好。相比之下,AI为主的科技方向和高端制造方向的相关主体可能受到产业周期支撑迎来业绩的上行。从资金面的维度,我们认为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后对美国经济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衰退风险上升带动美股近期走势偏弱,二季度若持续维持向下的趋势那么将挤压资金流向全球。今年中国科技崛起叠加中国经济体现韧性,我们判断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将承接海外的增量资金,其中恒生科技的持续强势可能对国内科技板块形成情绪的支撑。

      转债估值后续怎么看?

      可能有小幅压缩,但回落的空间不大。一季度转债估值上行至历史高位,一季度部分转债仓位较高的固收+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心态可能升温;二季度初,4月进入业绩的密集披露期,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或有下降,股票市场波动可能上升,部分资金可能“求稳”降低权益资产的占比;我们判断4月转债估值可能回落,但当前债券市场“资产荒”的背景下,不少固收+投资者仍维持全年股票市场震荡上升的预期,因此在此背景下转债仍有较强的配置价值,我们判断5、6月转债估值可能再度呈现上升趋势。

      二季度转债市场再度出现信用风险外溢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外溢的可能性预计较24年同期有显著下降。核心原因在于当前市场下,债性转债数量较少:25年3月14日,债性转债数量为92个,占全市场转债数量的19%,而24年4月1日,债性转债数量为189个,占全市场数量的35%,当前相比24年4月,平衡转债的占比也较低(25年3月14日平衡转债占比为36%,24年4月1日该占比为42%)。我们认为平衡转债和债性转债价格更依赖于“债底”的定价,而股性转债具有转股价值的支撑,信用风险对其定价的影响更小。当前转债市场更偏股性,若弱资质转债信用风险爆发,对整体市场估值的影响可能较24年更小。

      周度转债策略

      近期股票市场走势转强,原因或在于:(1)相对宽松的流动性预期可能对股票市场形成支撑;(2)二季度有望出台支持消费的相关政策,可能刺激需求端的加速复苏;(3)增量资金流入的背景下,港股高位震荡呈现韧性,形成对A股的情绪支撑。近期顺周期板块的升温或承接了一部分科技成长板块获利了结流出的资金,形成对股票市场情绪的维持,但我们认为后续科技成长板块在调整充分后仍有再度反弹形成第二轮上升趋势的可能。

      近期转债估值有所回落,我们判断主要原因在于资金基于“求稳”的短期撤出:一方面前期高位的科技、新质生产力相关转债可能受正股风格轮动的影响,近期波动加大,另一方面,临近业绩披露期,部分资金可能担心再度出现24年信用风险外溢,因此做出一定“避险”的应对。但我们基于前文的论述,认为中长期转债仍有较强配置价值,转债估值回落的幅度有限。

      建议关注:(1)DeepSeek崛起,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受益于AI刺激的换机需求回暖,建议关注领益、立讯等标的;国内大模型的产业升级有望驱动云服务和云计算部署/应用需求,建议关注信服等标的(2)国内智驾产业化预计在25年迎来加速趋势,建议关注韦尔等标的;(3)部分顺周期板块受益于需求的修复,业绩或有回暖,建议关注凤21、会通等标的;(4)近期景气度修复的新能源板块,建议关注科利、通裕、起帆、华友等标的。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