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点评:定价定增注“活水” 新股网下生态或有变

证券之星 2025-01-23 19:35:34
股市要闻 2025-01-23 19:35:34 阅读

投资提示:

    事件:2025 年1 月22 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疏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务院、证监会等出台各项鼓励政策,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不断加快,但仍然面临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此次《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更加具体的举措,既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投资A 股实际规模、比例的一些具体明确指标要求,比如明确要提高公募基金权益类规模及占比且持有A 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力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等;也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比如提出社保基金建立完善5 年以上,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3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等。通过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积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赋予公募、险资、银行理财等定价战配资格,为定价定增市场注入新活力。当前,定价定增参与主体仅限三类:1)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或其关联方;2)通过本次发行取得实控权的投资者;3)拟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其中,战略投资者指与上市公司处于同行业或相关行业且拥有较强重要战略性资源,谋求与上市公司实现协调互补、长期共同战略利益,并愿意长期持有较大比例股份的投资者。自再融资新规实施后,定价定增市场规模整体呈下行态势。2024 年沪深A 股全年仅发行39 个定价项目,合计募资684.28 亿元,分别占全定增市场的 27.08%、39.59%。本次允许公募基金、商业险资等参与定价定增,无疑将为定价定增市场注入新活力,叠加并购重组相关政策的刺激下,定价融资收购类及定价配套融资类项目占比或将提升。此外,从收益端看,2024 年定价定增的解禁绝对收益高达38.12%,且2020 年至2024 年绝对收益为正的项目占比在63%-81%,表现稳健,与中长期资金的低风险偏好更为匹配,也进一步丰富了其权益产品的投资选择。

    对齐政策待遇: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网下参与积极性或提升,报价获配生态或有变化。此次《实施方案》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将进一步鼓励其参与积极性。1)新股申购方面:现阶段,保险资管产品可直接参与网下申购,银行理财产品则须通过基金专户的形式间接参与网下申购,二者都属于非优配对象,而公募基金以优配对象的身份直接参与网下申购,给予前两者以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我们初步理解为保险资管产品、银行理财(可穿透后认定)或也会被认定为网下优配对象,且银行理财有望直接参与网下询价,但尚待后续细则落地。2024年,网下优配和非优配对象中签率的平均比值分别为:主板1.44 倍、创业板1.32 倍、科创板1.16 倍。若银行理财、保险资管被认定为优配,吸引其更积极参与网下申购的同时,可能会使得优配类的中签率优势下降。2)定增投资方面,一般除公募基金、QFII 和RQFII 外,其他认购对象均需缴纳保证金。若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资管产品、基金子公司产品等途径进行认购,还需要分产品缴纳申购保证金,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或许意味着前两者在参与定增时,至少在保证金的缴纳以及申购流程方面与公募对齐。

    风险提示:后续配套细则落地与预期差异较大、新股和定增发行节奏变化、投资者参与度波动、二级市场波动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