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Q4基金持仓深度分析:消失的定价权
股票仓位略回落,业绩再度呈现“强者恒强”特征;权益类基金负债端重新遭遇资金净流出。2024Q4 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略回落至84.84%,边际上继续增配港股。结构上,股票仓位在90%以上的主动股基的数量/规模占比均回落。
2024Q4 业绩排名前30%的基金平均录得正收益,2024Q3 业绩表现靠前的基金往往在2024Q4 有更高概率继续保持更好的业绩排名。负债端方面,2024Q4权益类基金(主动+被动)结束了此前连续9 个季度获得负债端增量资金的情形,并遭遇明显的净赎回,但被动替代主动的趋势延续:1)主动基金的净流出规模从2024Q3 的1218.67 亿元进一步回升至2024Q4 的2774.72 亿元;2)被动基金则从2024Q3 净流入5388.05 亿元回落至2024Q4 的1641.76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Q4“回本赎回”趋势的延续放大了主动基金负债端面临的扰动。
主动偏股基金:资产端“轮动”与负债端“缩圈”的对抗。2024Q4 主动偏股基金的持仓集中度再度回落,阶段提高了对于3 年景气度与盈利波动(ROE 稳定性)的诉求。行业上,2024Q4 主动偏基主要加仓电子、银行、新能源产业链、化工、钢铁、家电等板块,主要减仓有色、通信、房地产、计算机、医药等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板块的配置比例(18.36%)与超配比例(+7.11%)均升至历史新高,相应地,有色板块的超配比例(-0.10%)大幅回落至低配状态,而资源、公用事业等板块则依然被不同程度低配。此外,2024Q4 寒武纪-U、北上华创、格力电器新晋成为主动偏股基金的前10 大重仓股A 股,宁德时代依然是第一大重仓股,而贵州茅台下滑至第三大重仓A 股。分重仓不同板块的基金来看,2024Q4主动偏股基金负债端继续遭遇了无差别赎回,从基金自身看,此时持有各行业的基金可能更依赖于主动偏股基金对于该行业的加减仓行为获得绝对收益,而通过负债端被更少的赎回获得相对收益。考虑到主动偏股基金仓位依然处于高位,这意味着主动偏股基金的轮动行为将是未来依然将是影响行业绝对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被动基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形成一定共振和对冲,从2024Q4 来看,被动基金主要净买入电新、银行、医药、食品饮料、计算机、通信等板块,其中,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在电新、银行等行业形成共振,而在医药、食品饮料、计算机、通信等板块形成了一定的对冲。值得关注的是,2024Q4 净值创新高+未遭遇历史最大回撤的基金规模占比继续回升,且其依然配置了更多的黄金、白电、铁路等板块。
“固收+”基金:负债端继续被明显净赎回,配置上与主动偏股基金共同增配银行、电新等板块。2024Q4“固收+”基金规模继续回落,股票仓位回落至2020Q3 以来的低点。负债端方面,“固收+”基金的新发规模小幅回升,但负债端继续被明显净赎回。配置方面,“固收+”基金主要加仓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医药、食品饮料、煤炭、交运、石油石化等板块,减仓机械、有色、电子、计算机、汽车、非银等板块。相对主动股基而言,银行、电新是两者主要共同增配方向,有色、计算机、非银等领域则均被两者减持,两者在有电力及公用事业、传统能源、电子、医药、食品饮料方面存在明显分歧。
2025 年1 月以来的市场:退潮之后的反复。1 月以来,各类参与者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撤离,特别是2024Q4 市场的主要买入力量(以两融为代表的个人投资者)。而自1 月中旬以来,随着政策预期升温与经济数据超预期落地,市场再度经历了快速版“924”行情,参与者层面也经历了从北上+机构ETF 主要净买入到以两融为代表的个人投资者主导的过程,相应地,主动基金的仓位也逐步回升。结合前面的讨论,一方面,在面对负债端“缩圈”之时,当前主动基金对于市场定价的影响可能更加取决于阶段共识(集中买入以对抗赎回),但不可忽视的是,主动基金内部的认知差异提高了共识形成的难度。值得关注的是,当下依然能够获得增量资金的被动基金与险资为主动基金的破局提供了思路,参考2016 年12 月至2021 年初的北上经验(详见报告《北上资金的“十年”》),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险资的共识领域可能是未来阻力较小的探路方向,也可能是主动基金重获定价权之路,三类参与者持仓差异的收敛将是重要观测指标;另一方面,在当前主动基金加仓空间相对有限/定价权偏弱的情况下,每一轮新的催化(政策预期、及其他重要事件等)可能带来市场的周期性快速定价:北上+机构ETF 率先买入,个人投资者接力,这也是当前市场短期波动的重要微观机制之一。
风险提示:测算误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