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由短及长逐渐配置
年初以来,在资金整体偏紧、基本面数据和权益市场边际向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信用债收益率曲线中枢有所上行,短端利率上行更多,收益率曲线几乎平坦。相对而言,久期越短、评级越低,表现相对较好;而长久期高等级跟随利率债调整较多。昨日以来收益率有所企稳,投资者对于信用债是否已到买点,应该配置何种资产比较合适关注较多,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进行解答。
回顾历史来看,资金紧张导致信用债期限利差出现较为明显倒挂仅发生在2013 年6 月份“钱荒”阶段,不过这种资金利率极端高位已很难再现。而2023 年9-10 月资金较长时间紧张引发的调整或可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收益率调整幅度已与当时持平,不过由于基本面预期不同,绝对收益率低于当时。因此如果基本面不出现显著变化,收益率整体上行空间可能已不大。
展望未来,影响信用债表现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二:
一是理财:其年初以来规模尤其是非现金管理类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年初“开门红”效应,和存款重定价的分流效应,不过这两个效应已接近尾声,未来如果没有存量收益的快速释放或者存款降息周期再度开启的话,规模增速可能放缓。不过由于理财资产端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改善,我们认为,如果后续不出现利率持续大幅调整,出现理财负反馈的可能性较低,更多是通过债券基金等资管产品进行流动性管理操作。而一旦出现超预期负反馈,可能是市场调整到位的信号。
二是资金面:目前信用债整体收益率与资金利率、存单利率利差仍低,资金和存单利率下行可能是信用债收益率下行的前提。考虑到央行价格调控倾向、汇率压力缓解及货币政策引导实体利率下行托底经济的需求,我们认为当前的资金偏紧局面是暂时的,待制约因素缓解后可能放松,后续可观察基本面数据、财政政策定调等变量。
展望未来,在悲观和反弹情绪释放后,近期市场可能仍然呈现出震荡格局,不过如果债市不出现持续调整,理财出现大范围赎回负反馈的风险仍然较低,中期看债券收益率可能跟随资金利率下行。我们建议估值敏感的投资者可以先从存单和已有一定利差的1-2 年期银行二永债开始配置,辅以1-2 年期城投和非金融类信用债适度下沉;在观察资金面、基本面和重大会议政策扰动的前提下,波段操作3-5 年期二永债和3-5 年优质信用债,利率下行趋势确立后再适度增配中长期非金融类信用债。
风险
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调整,引发理财负反馈。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