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周报:累库幅度进一步收窄 库存拐点或已临近

证券之星 2025-03-03 08:46:28
股市要闻 2025-03-03 08:46:28 阅读

行业观点:

    事件一:截至2 月28 日,五大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中板价格分别报收3448 元/吨、3755 元/吨、3417 元/吨、4126 元/吨、3490 元/吨,周环比分别变化-1.24%、-1.11%、-1.06%、-0.59%、-0.69%。本周五大品种产量842.26万吨,周环比上升0.75%。247 家钢铁企业日均铁水227.94 万吨,周环比上升0.43 万吨,高炉产能利用率85.58%,高炉开工率78.29%,周环比分别上升0.17个百分点和0.61 个百分点。短流程企业,电炉产能利用率48.91%,电炉开工率63.34%,较上周环比上升8.81 个百分点和9.89 个百分点。库存方面,本周钢材总库存1879.12 万吨,周环比上升14.98 万吨。其中社会库存环比上升27.8万吨至1341.75 万吨;钢厂库存环比下降12.82 万吨至537.37 万吨。需求端,本周五大材合计消费量827.28 万吨,周环比上升4.14%。其中,螺纹钢、线材、热卷、冷轧、中板本周表观消费量周环比分别变化+13.10%、+11.57%、-0.17%、+1.84%、+1.64%。成本端,根据钢联数据对于114 家钢厂铁水成本统计,本周样本钢厂铁水成本(不含税)2534 元/吨,周环比持平。吨钢毛利方面,截至2 月28 日,高炉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吨钢毛利分别为+122元/吨、+34 元/吨、+208 元/吨,周环比变化+8 元/吨、+19 元/吨、+36 元/吨。

    根据Mysteel 统计的247 家钢铁企业盈利率,本周50.22%的样本钢企处于盈利状态,周环比上升0.44 个百分点。

    观点:本周供需两端均有所提升。供给方面,随着短流程企业开工率进一步提升,螺纹钢产量上升近10 万吨,供给端增量主要来自于短流程企业的复产。

    需求方面,下游复工仍在恢复阶段,本周主流贸易商建材成交量日均10.6 万吨,周环比小幅提升。本周从供需两端看,仍处于春节后的恢复阶段,恢复节奏的不同或影响钢材价格短期走势。

    本周库存方面表现较好。首先,总库存增幅进一步收窄,其中库存增量主要来自于螺纹钢。另一方面,钢厂库存本周出现去库,为年内首次降库。结合历年库存拐点时间(阳历),随着进入3 月份旺季后,下游需求恢复有望加速,未来需关注库存拐点时间。

    事件二:据百年建筑调研,截至2 月27 日(农历正月三十),全国13532 个工地开复工率为64.6%,农历同比减少10.81 个百分点;劳务上工率61.7%,农历同比减少10.75 个百分点;资金到位率49.1%,农历同比增加1.32 个百分点。

    观点:从百年建筑本期调研数据看。开复工数据农历同比降幅收窄,环比改善较为明显,说明下游建筑项目开复工有所加速;劳务上功率同比降幅环比增加说明实物工作量同步增加。本期数据亮点在于项目资金到位率同比转正,说明下游项目资金保障情况改善,进入旺季后建材需求持续性有望好于去年情况。

    股票观点:钢铁股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修复

    截至2 月28 日,钢铁(申万)指数报收2224.75 点,周上涨3.18%。同期万得全A 指数报收5137.97 点,周下跌2.53%。

    估值角度看,板块整体市净率0.98 倍,处于近五年48.76%分位。其中,冶钢原料当前市净率1.42 倍,处于近五年的8.62%分位;普钢当前市净率0.84 倍,处于近五年74.50%分位;特钢当前市净率1.36 倍,处于近五年10.93%分位。

    我们认为,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增加高端产能供给。我们认为:

    参考2016 年供给侧改革及2021 年压减产量工作,供给侧政策发力利于钢材价格上涨,企业业绩修复,行业有望走出通缩趋势。

    钢铁企业在环保、高端化、资产结构等方面已形成明显差异化,通过标准引领 等市场化手段,优胜劣汰,可优化行业供给格局,实现行业提质升级。

    目前钢铁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低位,部分优质钢铁企业自身pb 水平处于2022年以来的较低分位值。我们认为,产业矛盾化解后,估值水平有望修复。

    建议关注:1、低pb:三钢闽光、新钢股份、华菱钢铁、新兴铸管、首钢股份。

    2、具有区域优势:中南股份、八一钢铁。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钢铁企业大面积复产,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