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主观配置策略月报(二):继续看好成长 关注泛AI与低位成长分支ETF

证券之星 2025-03-13 09:40:14
股市要闻 2025-03-13 09:40:14 阅读

  在2 月中旬发布的首期 《ETF 主观配置策略月报》中,我们详细阐述了ETF 主观配置策略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如何基于“大势研判—风格研判—行业/产业趋势研判”三层级框架自上而下地构建ETF 主观配置策略。遵循这一框架,我们会于每月中旬更新市场展望,并推荐10 只A 股ETF 作为未来1 个月的重点关注方向。

      前期组合回顾

      上期,我们基于“春季躁动”逻辑,看多中小盘科技成长,且更关注强产业趋势品种。若以2 月15 日至3 月11 日为观察期,对于上期推荐的10 只ETF 采用等权方法构建模拟组合,则期间累计收益率为3.54%,相较沪深300(区间涨跌幅为-0.30%)获得3.84%的超额收益。从贡献度来看,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 和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 均受AI 产业趋势催化,涨幅居前,增厚组合收益。

      本期市场展望与ETF 主观配置策略

      大势/风格展望与ETF 推荐:科技成长风格仍占优,大规模切换至红利/顺周期风格的概率较低

      当前,A 股大级别的多空轮动和“红利—>成长”的风格轮动已基本完成切换且形成市场共识。自去年9 月以来,政策底已现,市场进入了新一轮“看多”周期。近年A 股受美元周期影响加大,大级别风格切换的锚逐步从国内经济要素切换至全球流动性,核心变量是美元。随着今年美元实质性筑顶叠加AI 的强劲产业趋势,A 股已进入科技成长风格占优的阶段。

      展望未来1 个月,“四月决断”窗口临近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但产业/政策催化的赔率交易仍将是市场交易的核心,科技成长板块的内部轮动有望延续。当前美元下行周期虽已启动但仍处于偏高位区间,中短期市场还将以产业/政策催化的赔率交易为主,成长方向依旧是主线,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内部轮动。进入4 月财报季和经济数据披露窗口期,市场或担忧基本面定价权重的相对提升将对科技成长风格,尤其是高位题材类板块形成压制,但考虑到:1)盈利空间尚未打开、复苏斜率或仍偏缓,市场完全转向基本面交易的条件尚未成熟,以景气细分领域的结构性行情为主;2)参考2023 年初ChatGPT 行情的演绎节奏,3 月中旬GPT-4 发布后AI 行情持续演绎至4 月中旬。强产业催化可有效对冲业绩期压力,往后看英伟达GTC大会、腾讯业绩、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等产业催化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科技成长行情有望延续。

      中短期内,市场风格大规模切换至红利/顺周期的概率较低。红利风格锚定十年期国债,近期债市走弱叠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红利资产在较长时间内将在资金面和利差的压制下震荡。若长债利率超预期下行,红利资产才能重新跑出超额收益,但短期触发条件尚不充分。顺周期风格存在修复空间,尤其在业绩窗口期临近背景下,部分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品种可能迎来阶段性机会,但主要源于资金对流动性溢价产生后估值裂差的修复,更多体现为景气细分方向的结构性机会,中大级别行情还是需要宏观波动率的重新放大。

      基于上述逻辑,本期在宽基/策略/风格ETF 的配置选择上聚焦科技主线,建议继续布局对科创板市值覆盖度更为全面的科创综指ETF,赔率交易思维下,同步布局中证1000ETF 以捕捉中小盘弹性机会。

      行业/产业趋势展望与ETF 推荐:市场交易或维持分散状态,成长风格的内部轮动是最佳策略

      至4 月中旬,我们判断科技成长风格很难出现大级别调整,成长风格的内部轮动是最佳策略。考虑到核心科技品种此前涨幅较大,短期内市场分歧可能加剧,资金博弈或呈现“阶段性、分散化”特征。基于此,本期组合中,我们增加了行业/主题ETF 的推荐个数和比重,具体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1) 泛AI:科技成长风格内的最大主线,一方面乘政策春风,2025 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人工智能+”是重点方向;另一方面产业趋势强劲,随着AI 板块交易逻辑逐步从过去的“海外映射”走向内生产业趋势,由“美股巨头上游供应商”向“本土巨头”产业链扩容,板块拥有广阔的市值拓展空间,同时交易资金承载量也将不断提升。短期AI 产业链的核心品种已呈现资金的过热/超买,但泛AI 方向仍是当前逻辑最强、催化更密集的主线,进攻方向建议布局“含芯量”较高的科创芯片ETF,此外建议关注产业链中交易拥挤度偏低的推理侧云计算ETF、半导体设备ETF,以及产业动态持续催化的智能汽车ETF。

      2) 偏低位的成长分支:在行业政策、基本面预期变化、行业事件等催化下,科技成长风格可能阶段性从AI 大类板块,轮动其他偏低位成长分支。低空经济在泛科技中拥挤度较低,且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唯二提及的“新兴产业”,上半年新政有望出台,建议配置市场首只聚焦低空经济的通用航空ETF。此外,创新药出海进程提速,政策端全链条支持产业发展,AI 技术赋能下创新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CS 创新药指数自2020 年高点已下跌超50%,PE 分位数约为近5 年来62%、上行空间较大,随板块盈利能力改善和政策力度增强,估值有望向上修复,建议关注创新药ETF。

      3) 基本面支撑的景气品种:考虑到4 月进入业绩披露窗口期,基本面定价权重提升,部分绩优品种或迎来修复机会,因此我们本期适度增加基本面品种的配置,重点推荐受益于两新政策支持+产业催化的消费电子ETF,以及挖机1-3 月景气超预期驱动的工程机械ETF。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通胀及原油扰动下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事件“黑天鹅”;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