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系列七:从应用侧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变化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应用进行到关键时期从人形机器人的本体市场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参与较多,包括专业的人形机器人本体设计制造企业、车企、科技集团及跨行业企业等主题。当前国内制造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已经相对不稀缺。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持续扩充的背景下叠加各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在2025年推进量产落地,产业化应用到了关键时刻。从产业趋势来看,2025 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上万台。近一年国内多家本体厂商已经展示行走、奔跑、崎岖地面行进、搬运、拣选物品等运动,但是要实现充分的商业化场景落地,这些能力还显得比较碎片化。
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应用积极探索
政策非常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应用发展。《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特种领域、制造业典型场景、民生及重点行业等几个具体应用方向。今年1 月《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到研究设立养老服务相关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此外,国家支持建设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凝聚产学研力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截至目前,我国已成立多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其作为串联政府、产业、学界等各方的发展平台,将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
人形机器人示范化应用场景有望持续落地
电力巡检:电力巡检是电力设备维护常态化手段。电力巡检机器人已经为相对成熟的产品,但,总体渗透率相对较低。根据申昊科技招股说明书测算,以变电站为例,截止2018 年底,国网浙江实智能巡检机器人实际使用渗透率为24.26%,预计全国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渗透率可能更低。人形机器人在电力巡检的应用前景较大,我们认为,今年电力巡检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的示范应用场景之一。灵巧手+双足结构设计有望具备巡检+操作的能力,适应更加复杂的电力巡检场景及提升能力上限。
矿山智能化:危险繁重岗位使用机器替人迫在眉睫。政策要求到2026 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目前全国至少有近40 万台巡检机器人的需求,现在煤矿巡检机器人的单价基本在100 万元以上,仅巷道巡检场景也至少是个千亿级的市场,煤矿需要的机器人包括5 大类38 种煤矿机器人。目前部分企业在矿山机器人领域已做出了部分应用和尝试。
工厂搬运与拣选:从单机智能到群体智慧,兼顾负载与灵巧操作。传统工厂搬运与拣选依赖人工操作,存在高风险、低效率、高成本等痛点。而使用传统AGV 依赖磁轨或二维码,柔性化程度低。人形机器人或机器狗的应用通过视觉感知实现动态路径规划,可精准解决这些问题。
深海科技应用:极端环境下,水下机器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深海环境面临高水压、能见度低、复杂环境等不利因素,需要多部门学科结合、采用机械化手段进行作业。自主水下机器人能够搭载各种传感器进行海洋探测,在军事、民用以及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风险提示
1、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应用不及预期。2、政策扶持不及预期。
3、人形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的风险。4、法律及伦理道德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