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PMI数据点评:如何理解季节性的下滑?
事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2 月31 日公布12 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12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连续3 个月稳定在扩张区间。
12 月制造业PMI 的下降并非异事。一方面,“924”以来的一揽子政策组合带来的脉冲效应开始消退;另一方面,受寒潮来袭、国内外节假日等特殊因素影响,12 月PMI 通常会季节性下降。从历史数据来看,PMI 细项数据中,生产、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指标多在12 月发出边际走弱的信号(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为逆指数,即PMI 供应商配送时间越大、代表经济增长放缓)。具体来看:
寒潮的“风”吹向12 月PMI。历年12 月,PMI 与全国平均气温多呈正相关关系,背后的原因可能系低温极端环境会影响工业正常开工进度,从而压低PMI 景气度,而今年也不例外。包括12 月PMI 供应商配送时间的惯性上升,其实也是受气温低的影响。
海外圣诞假,部分海外订单也“放了假”。海外圣诞货品需求多于11 月提前释放,而12 月海外需求趋于平淡——从12 月全球PMI 的季节性下降、以及12月起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开始趋势性下滑,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也解释了为何历史上12 月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滑概率更高,同时也解释了今年12月以出口为导向的小型企业PMI 为何环比下滑0.6pct。
但今年12 月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不降反升的原因,可能在于部分大中型企业可能还在“抢出口”。今年12 月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升0.2pct 的背后,我们认为是由于部分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中型企业)年末“抢出口”所致。
12 月中型企业PMI 环比上升0.7pct、且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正印证了部分企业“抢出口”的现象。
剔除以上特殊因素,2024 年的最后一份“PMI 成绩单”还存在不少积极的信号。一是内需并没有“掉队”。除了上文所说的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12月PMI 新订单指数也上升0.2pct 至51.0%,成功完成了“四连涨”,表明国内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制造业企业订单量并不少。在前期政策对经济的脉冲效应逐步消退的背景下,PMI 新订单指数的“四连涨”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二是非制造业PMI 提升明显。与制造业PMI 的下降不同,12 月建筑业PMI 和服务业PMI 均有了明显的提升、且处于荣枯线以上的位置,前者上升3.5pct 至53.2%、后者上升1.9pct 至52.%。建筑业PMI 的上升可能主要是受春节假期临近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抢抓施工进度;服务业PMI 的上升或显示出服务业复苏进度加快的趋势。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