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周报:收益率全面下行 信用利差多数收窄
核心观点:
本期(2024 年12 月30 日至2025 年1 月5 日)交易商协会公布的发行指导利率多数下行,整体变化幅度为-8 BP 至3 BP。本期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下降,企业债、定向工具发行金额增加,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减少;由于到期偿还规模较小,信用债净融资额环比增加,其中各品种净融资额均增加;企业债、公司债净融资额为负,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净融资额为正。二级市场方面,本期信用债成交金额环比下降,各品种成交金额均减少。收益率方面,本期信用债出现补涨行情,各品种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下行。信用利差方面,中短期票据、企业债、城投债信用利差多数收窄。分位数来看,尽管1 年期信用债利差收窄幅度更大,但目前1 年期多数品种利差所处分位数仍普遍高于其余期限,短端信用下沉仍是较好选择。绝对收益角度来看,尽管现阶段信用债追高的性价比并不高,但基于未来收益率下行的可能性增大的判断,当前配置和交易思路仍可保持乐观;相对收益角度来看,信用债进入补涨阶段,相较于过于拥挤的利率债,现阶段信用债的配置价值更优,可优先选择短端下沉策略来寻找高票息债券,同时也要顺应趋势做好配置与交易策略的配合与转换。后续仍需关注稳增长政策显效力度对债市形成的扰动,并注意供需格局变化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若有震荡调整行情出现,仍可作为增配的介入时机。
基于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判断,中央和地方持续积极表态并频频推出调整和优化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修复,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托举政策持续发力,对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管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转型过程中,但降幅有所收窄,市场交易趋于活跃,房价回稳变化增多,市场预期继续改善,房地产的相关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地产债方面,销售复苏进程将对债券估值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市场逐步企稳的信号出现,风险偏好较高的配置资金已可考虑提前布局,需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配置重点仍是历史估值稳定的业绩优异的央企、国企,以及含有强力担保的优质民企债券,可拉长久期增厚收益,也可适当博弈超跌房企债券估值修复带来的交易机会。
城投债方面,稳增长和防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城投违约的可能性很低,城投债仍可作为信用债重点配置品种。城投债大势将由化债与发展的合力决定,短期信用风险无虞,现阶段城投债策略可以更积极。
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违约超预期,统计口径偏差,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