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双周报:“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央行关注长债风险
宏观基调:“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出炉(1)两新:2025 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 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此外,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 亿元。
(2)全国经济普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出炉,2023 年GDP 核实后,2024 年GDP 总量会有所变化,但增速核算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3)退休:自2025 年1 月起,职工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 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 周岁、55 周岁及男职工60 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财政政策:2025 年置换债启动发行,政金债一季度发行量或创新高(1)置换债:2025 年置换债启动发行,青岛市首发39.17 亿元。
(2)政金债供给:据21 财经报道,2025 年一季度三家政策性银行债券发行量预计高达2 万亿元,同比增加近50%,创历史新高。
(3)超长期特别国债:2025 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项目。
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坚决维持外汇市场稳定(1)降准降息:2024Q4 货政例会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2)外汇:坚决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将在香港发行600 亿元人民币的6 个月期票据。此次发行将成为中国央行2018 年开始在香港定期发行票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3)SFISF:互换便利工具参与机构范围扩容至40 家,央行第二次招标完成。
(4)MLF: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净投放17000 亿元,对冲MLF 到期。
金融监管:监管持续关注长债风险,多次约谈购债机构(1)长端风险:交易商协会召开金融市场投资者座谈会,首批债市违规处罚公示,共涉及四家公司,合计被罚没超7000 万元。据21 世纪经济报道,第二批处罚也将在近期公布。
(2)证监会辟谣:有市场传言称“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 月15 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对此,证监会官方辟谣。
(3)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针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反映的自有资金匹配压力大情况,金融管理部门将申请股票回购贷款需承担的最低自有资金比例降到10%。
房地产政策: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上海、北京优化地产相关政策(1)政策基调: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居民需求:上海市延长部分个人住房房产税相关政策,北京市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延长三年。
(3)住房供给:广州市发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宽信用进度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