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思考:开局偏弱 保持淡定
行业近况
本周(2025 年1 月6 日-2025 年1 月10 日)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2%,互联网指数(KWEB)下跌5.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3%。
评论
反内卷浪潮下,市场担忧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利润释放节奏。22 年以来,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但互联网平台展现出较强业绩韧性,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互联网充分发挥了平台经济的优势,调动平台的众多参与者一同面对外部压力,直观结果即,多数平台的货币化率/毛利率等关键指标有所提升。然而,虽然平台在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但也要平衡参与者利益、平衡企业利润和社会责任间的关系,我们预计25 年行业整体利润增速仍有望超过收入增速,但幅度较前几年会有明显收窄。
23 年竞争加剧的关键担忧、24 年竞争放缓的关键变量,在25 年初又迎来新一轮担忧。23 年,包括电商、本地生活以及海外电商等领域,普遍因为字节旗下业务的快速发展而备受担忧,而24 年,伴随着字节将投入重点放在海外及AI等领域,在电商、生活服务等领域的进展都不如去年初的预期,上述担忧得到了明显改善。25 年初,市场在建立对字节业务预期时面临抉择:
是按照24 年不及预期的节奏线性外推,还是按照过去5 年总体超预期的节奏线性外推?在缺乏数据与验证、且大部分上市公司整体持保守口径的背景下,市场倾向于对竞争环境做出更严苛的假设。
还有一些其他外部环境的担忧。一方面,除了拼多多、携程等少数公司有相当比例的海外业务,大部分互联网上市公司仍以国内消费市场作为业务重心,理论上海外的监管不会对其业务有显著影响。然而,另一方面,大部分互联网平台公司均在港美上市,投资者结构中外资仍是主流,海外一些扰动有可能造成其股东结构的短期波动。
我们认为,上述三点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但拉长看,外部环境对股东结构的影响并不影响公司价值,而基于竞争、增长的考核本身就是近两年判断互联网公司投资机会的重点,目前沿着这条主线的担忧,不仅已经体现在了估值中,且未来随着业绩的逐步释放还有被证伪的可能性。因此一个相对弱势的开局,反而有可能为全年的表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估值与建议
我们维持覆盖标的盈利预测、目标价和评级不变。
风险
宏观环境及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内容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