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宏观周报:政策前置 助力经济企稳
按照惯例,年初往往是政策空窗期,需待3 月两会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案被通过才会有相应的政策落地。
近期多部委密集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认为今年稳增长政策或前置发力,如交运水利等领域加快项目谋划、专项债管理政策优化、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提前下达、地方新增专项债与特殊再融资债已启动发行等,央行则在年度工作会议中表示今年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政策前置有利于短期经济企稳。但也要注意的是,像以旧换新这样的政策可能部分透支未来需求,其乘数将可能随时间而回落,如果力度减弱或者停止,有关需求可能面临放缓压力。
近期财政部明确表示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期1,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在时机上将做到主动靠前发力,近期多领域已显现效果:
专项债管理政策优化,新增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有望加快,1 月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额有望超过去年同期。近期国办发文优化专项债管理2,直指当前专项债存在的痛点,如审核流程较长、项目收益率偏低、撬动社会资本金不足等,此次发文将专项债投向领域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领域和范围,开展经济大省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所有省份在建续发项目“绿色通道”,允许专项债项目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资金综合平衡,有望缩短专项债审批、发行流程,同时更有效撬动社会资金。截至1 月12 日,已有14 个省份披露1 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以上省份1 月拟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709 亿元(不排除未来2 周有新增发行计划),已超去年同期实际发行金额567.8 亿元。
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启动发行,缓解存量隐债压力。截至1 月12 日,已有湖北与山东青岛市公告发行490.3 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其中湖北发行额为451.1 亿元。去年11-12 月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密集发行,时间较为紧迫,少量资金或仍在置换进程中,随着置换进程的推进,我们预计2 月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节奏有望加快。
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部分下达,促消费政策有望平稳衔接。1 月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3,今年政策的总体考虑是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放大撬动效应,同时已下达今年第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 亿元。资金提前下达,实现了促消费政策自去年四季度至今年的平稳衔接,一定程度有助促进春节消费。但要注意的是,这类政策可能部分透支未来的需求,乘数也可能随时间而下降。
在重大项目建设领域,交运部、水利部有在积极谋划,发改委表示在去年底提前下达1000 亿元项目清单后,近期将下达新一批项目清单,我们认为今年春节后项目开工可能提速。
交运部指出4,目前已制定2025 年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清单,如运河、码头和高铁等项目;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推动重点干线铁路和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重点是推动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干线航道的扩能升级;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5 万公里(不过近10 年来新改建农村公路250 万公里,较往年均值比仍有一定下滑)。出台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2025 年版)》包括20 个左右重大工程包、40 个左右单体重大项目,都将在今年谋划启动或者有序推进实施5。
水利部则表示通过水利投融资改革,2025 年将继续保持水利建设规模6。2024 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35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重点安排了流域防洪工程、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水生态环境治理,还有水文基础设施和数字孪生等4 个领域。
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今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并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三方面加力推进。一是加大建设力度。继续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重点任务。并将水利支持范围拓展至全国大中型灌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将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等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二是加强软硬结合。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抓紧推进规划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综合效益。三是加快工作进度。在去年提前下达今年约1000 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高频跟踪
中金房地产景气指数有所回落(96.2vs.前周值97.5),其中销售指数(91.8vs.前周值95.1)大幅回落,供给指数(98.2vs.前周值98.6)和融资指数(98.6vs.前周值98.8)均有所回落。
从需求看,伴随着年末集中备案影响结束,新房和二手房销售边际回落。新房方面,1 月4 日-10 日,30 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与2019 年同期降幅略有收窄(-53.1%vs.前周值-12.7%),其中一线(-14.9%vs.前周值40.6%)涨幅转负,二线(-64.5%vs.前周值-9.9%)和三线(-56.7%vs.前周值-44.0%)降幅均有所走阔。二手房方面,1 月4 日-10日15 个样本城市二手房销售面积相较2019 年涨幅有所回落(5.5%vs.前周值27.6%)。12 月中金同质二手房价格指数同比降幅由11 月的-11.8%收窄至12 月的-11.1%。12 月24 日-30 日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同比降幅相较前周进一步收窄(-10.2% vs.前周值-10.3%),二手房出售挂牌量指数同比维持高位(15.1% vs.前周值22.3%)。
从供给看,成交维持低位,但溢价率受优质地块带动大幅提升。成交方面,12 月30 日-1 月5 日,300 城宅地规划建筑成交面积相较2019 年同期降幅进一步走阔(-71.2%vs.前周值-34.8%)。热度方面,受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优质高总价地块溢价成交带动,300 城土地平均溢价率大幅上升(14%vs.前周值2%),流拍率亦有所上升(3% vs.前周值2%)。
从融资看,房企信用债融资有所回升。1 月6 日-12 日,房企境内信用债净融资有所回落(50.5 亿元vs.前周值-8.6亿元)。
从政策看,12 月地方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46 条,其中,宽松性政策41 条、中性政策4 条、紧缩性政策1 条。政策频次及力度较上月均有所下降,总体延续宽松导向,主要聚焦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大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鼓励房票安置、发放购房财税补贴等需求侧支持。
上周流动性边际转松。上周R007 下降2bp 至1.79%,大于央行7 天逆回购利率1.50%。3 个月SHIBOR 较上周小幅下降4bp 至1.64%。1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8bp 至1.20%,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3bp 至1.63%。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