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点评报告:单30政策落地 深远海趋势加强
投资要点
事件:自然资源部发布“单30”用海政策
12 月23 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 年本)》的通知,新增海上风电项目应在离岸30 千米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域布局。12 月30 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1)强化规划管控,统筹协调海上风电项目空间布局,属于新增海上风电项目的,应在离岸30 千米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域布局;近岸区域水深超过30 米的,风电场离岸距离还需不少于10 千米;滩涂宽度超过30 千米的,风电场内水深还需不少于10 米;2)厉行节约集约,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用海规模,单位装机容量风电场面积等指标均要符合节约集约用海管控要求,鼓励立体复合利用,采用“风电+”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实现“一海多用”;3)加强部门协同,优化海上风电项目用海审批。用海总面积700 公顷以上、省级管理海域以外或跨省级管理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用海,须报国务院审批;4)坚持生态用海,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监管。
需求侧:海陆需求共振
(1)海风:国内方面,2025 年为十四五收官年,海风并网目标明确,2024H2广东江苏延期项目加速开工,2025 年有望成为国内海风装机大年;海外方面,全球海风迈入增长新阶段,其中欧洲目标宏伟、能源转型压力较大,仅欧盟+英国2030 年海风装机目标就达161GW,欧洲本土供应链增加有限有望释放外溢订单需求。(2)陆风:根据中国风电新闻网,2024 年1-11 月中国风电整机商国内中标总量达到146.14GW,同比增长68%,根据风电项目建设周期,24 年招标对应25 年装机,25 年国内陆风装机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供给侧:产业链盈利修复
(1)零部件:国内风机大型化加速,且并网时间紧、规模大,造成与之配套的大型化零部件产能面临阶段性紧缺,议价能力提升带来零部件环节超额溢价。
(2)整机:风电反内卷趋势确立,国电投率先修改风机中标价规则,风机价格温和修复,带动产业链盈利修复。此外国内厂商把握东南亚、南美、中东等市场风电建设需求,海外主机订单快速增长,业务收入结构改善提升盈利。
建议关注
(1)海缆: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起帆电缆等;(2)海风基础及塔筒:海力风电、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泰胜风能等;(3)其他零部件(大型化、出海、国产替代):金雷股份、日月股份、中际联合、盘古智能、崇德科技、新强联、五洲新春、双一科技、麦加芯彩等;(4)整机: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金风科技等
风险提示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风电产业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