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策略周报:信用 利差压缩仍在途
当周聚焦:债市调整,信用表现如何?春节临近,历史上节前信用表现如何?
后续信用利差如何演绎?
当周信用表现如何
当周,信用债收益率整体跟随利率债调整,但回调幅度相较利率债更小,信用利差多被动收窄,且内部依旧存在一定分化:
(1)二永债的“利率放大器”属性再次凸显,回调幅度整体高于普信债,尤其是3-5 年期中长端二永债;
(2)城投债在前期涨幅相对较多的情况下,部分中高等级超长债项,及中低等级债项当周有一定补涨;
(3)在短端利率债大幅度回调的情况下,短端信用债利差大幅被动收窄,而部分超长信用债利差仍有小幅走阔。
调整之下,当周基金公司买入力度明显下降,且更多是通过货基买入短端信用品种;而其他产品购入力度明显提升,尤其是对5 年期以上的长端债项。
信用,利差压缩仍在途
站在一个季度或更长的角度来看,信用利差压缩仍在途:
首先,于债市而言,当前基本面整体修复力度相对有限,宽货币相对确定,宽信用仍需观察,对债市仍形成支撑,大行或有增量资金,以及跨年后开门红保费流入带来一定配置需求,债牛趋势仍在,这为信用利差的压缩创造了有利环境。
第二,跨年后理财规模或有一轮回暖,配置力量有所增强,而这在春节之后会更为显著,信用配置上的需求是有利的,尤其是等下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或会更为显著。
第三,当前考虑资金、供需以及产品负债端业绩倒挂等因素,还并未到极致的位置。当下一轮存款利率调降带来理财规模溢出时,信用利差压缩力量会增强。
但就节前而言,或有一定波动:
考虑到春节居民取现或对理财规模存在一定扰动,历史来看,春节前后理财规模增长确实相对缓慢。在此期间,信用利差压缩过程或有波动,不排除小幅调整的可能。待节后,伴随着理财规模回暖及可能的存款利率调降,配置力量增强下的信用利差或迎来进一步的压缩。
配置上如何考虑?
当下对信用而言,尽管市场仍会担心回调下的流动性问题,但总体幅度可控的环境下,更合适的策略还是渐进式参与,把握调整后的中短端二永及普信债配置机会,以及中长端类利率品种的交易机会;
包括3-5 年期限有一定票息的普信资产逐步配置上量,毕竟供给稀缺的背景下,信用债买到量也是个重要问题。
而对于超长信用债,还是要给予一份担忧在流动性和回调上,尤其是随着绝对收益率的持续压降,保护垫在减弱。但拉长视角来看,仍是2025 年能跑出相对收益的信用品种,适度加大参与力度。
风险提示:城投口径偏差;样本偏误;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成交数据处理及局限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