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汽车系列深度之39暨激光雷达系列之7:激光雷达的降本突围:端到端智驾下沉之选!

证券之星 2025-01-16 18:46:39
股市要闻 2025-01-16 18:46:39 阅读

本期投资提示:

    (一)在端到端初步成熟迈入量产,英伟达等发布物理AI 和世界模型背景下,智驾方案有了新的选择,能够更好融合激光雷达的输入数据。

    在自动驾驶端到端模型成为主流之前,关于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的配置必要性有较多讨论和争议。此前争议持续存在的核心因素在于特斯拉坚持纯视觉+神经网络路线,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当前具备独特性,很大部分归因于其大量驾驶数据和广泛用户基础。

    从主流车企和智驾方案商的选择来看,在算力增强、端到端算法趋于成熟的背景下,多传感器融合和纯视觉路线已不再对立,激光雷达等传感数据正在与端到端算法融合。如自动驾驶的英伟达Hyperion 9 Platform 参考架构中,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输入数据的维度。

    就中国市场而言,我们认为激光雷达配置的必要性更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客观上,中国驾驶环境相对复杂,对激光雷达需求高;2)主观上,用户将智驾和激光雷达配置纳入消费决策;3)激光雷达和V2X 技术能够有效结合。

    (二)智驾下沉:价格与场景交汇,渗透率井喷在即? 2025 年激光雷达行业将进入“千元机时代”,此前激光雷达上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价格昂贵(包括马斯克多次提到该原因),在整车成本中传感器总体成本受限情况下容易“退而”替换成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其他相对低成本传感器。对于下沉的智驾市场而言,一般整套系统能够给自动驾驶套系统留的钱大概车身售价的4%。此外,技术成熟和降本将外溢到非ADAS 领域,即机器人Robotics,以及自动驾驶AD。

    除了价格下降推动激光雷达上车,特定驾驶场景也对ADAS 系统和传感器配置提出考验,激光雷达或为答案。如激光雷达能够在使汽车AEB(Autonomous EmergencyBraking,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功能更安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相比无激光雷达车型,装有激光雷达的车型, AEB 速度上限有了约50%的明显提升。

    (三)竞争力驱动份额快速集中,“四巨头”格局逐步清晰。激光雷达行业此前竞争激烈,海内外参与者众多,经历近年的迭代演进,在汽车智驾的行业变革机会下,不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能力角度,“四巨头”(禾赛、速腾、华为、图达通)格局逐渐清晰。我们认为激光雷达产业公司要求的诸多素质中,有两方面尤为关键,其一为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产品探测距离,芯片自研能力,集成化小型化),其二为工程化量产和降本能力。

    相关标的:激光雷达主机厂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核心元器件和连接件供应商永新光学、电连技术。其他光学组件等供应商炬光科技、腾景科技、长光华芯等。

    风险提示:智驾上车进度存在不确定性,产业链进入新的竞争对手导致竞争加剧,客户超额压价的风险,部分产业链环节的设备、原材料、技术获取受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