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板块观点更新: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 进一步拓展权益市场空间

证券之星 2025-01-24 09:21:29
股市要闻 2025-01-24 09:21:29 阅读

  事件:1 月23 日,证监会联合财政部、人社厅、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公募及险资新增体量预计在千亿级。相较去年9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此次实施方案最大亮点在于设置了一系列量化硬指标,具体包括: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 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 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 股。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 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 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对公募及险资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引导机构注重长期投资收益。

      此次《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为配合中长期考核制度,交易端此次实施方案明确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对于券商来看,还有部分政策也将对后续经营带来重要影响:

      1、再次提及支持证券基金并购重组,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国泰君安换股合并海通证券均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预计行业后续仍将出现更多同业并购案例。

      2、监管将引导行业机构加大人力、研究、交易以及资本等方面资源投入,提升对养老金、商业保险资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也包括对所有投资者的服务能力。随着险资权益市场管理规模的增加,其在券商服务客群中的重要级也将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必然将为机构经纪带来收入增量,另一方面监管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其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也将为股权融资、大宗交易等业务带来增量客群。

      3、监管持续引导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已将申请贷款时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到10%,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 年延长到3 年。监管再次表示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支持更多标杆性高科技企业登陆A 股市场,继续关注2025 年股权融资边际松绑窗口。

      4、针对公募发展,监管将加快以下工作: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实现浮动费率产品试点转常规;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实施股票ETF 产品的快速注册机制;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和长期业绩等指标在监管分类评价当中的权重,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监管此次明确表示2025 年起将进一步降低公募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 亿费用。

      5、互换便利政策上,央行再次表示将进一步提升工具使用便利性,适时推动  工具扩面增量,相关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中长期资金增加投资。

      2024 年报及2025 一季报业绩前瞻:近期有不少上市券商发布24 年业绩快报,根据各家数据表现,我们继续维持2024 年全行业净利润同比+12%的判断,其中24Q4 预计同比+57%。基于当前各业务条线高频数据,以及节后流动性边际改善、股债两市走势平稳的中性预期,给予25Q1 行业净利润同比+24%的预期。

      投资建议:监管提振和托底股市态度明确,券商基本面边际改善确定性强,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及节后流动性环境边际改善背景下,优先关注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具备互联网展业优势的标的,此外建议持续关注有望冲刺“一流投行”的头部梯队,包括中信证券、招商证券(H 股)等。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监管进一步趋严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