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流动性月报:央行的信号

证券之星 2025-03-09 09:24:22
股市要闻 2025-03-09 09:24:22 阅读

  经济主题发布会央行的信号

      一是,结构性政策工具或首先迎来调降,总量降息或相对后置。(1)此次两会后经济主题发布会上,央行领导重点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当前受制于海外环境的掣肘,汇率仍有压力的情况下,总量工具降息时点或后置。(2)历史再贷款工具价格调整情况如何?2021 年12 月以及2024 年1 月两次下调,幅度均为25bp。目前绝大部分1 年期结构性政策工具操作利率在1.75%。2024 年年初再贷款利率降价后,MLF-再贷款的价差在75bp附近,至年末价差压缩至25bp,再贷款利率价格优势明显降低,或也导致银行开展意愿相对受限,2024 年以来结构性政策工具规模缩量。

      二是,降准指向更加明确,时点或早于总量工具降息。对于降准的表述更加明确。不过,“稳增长”不冲突的情况下,不排除资金面维持偏高政策利率运行,降准落地或也较难期待资金面的明显转松。降准0.5%预计补充大行超储5000至6000 亿元,目前大行单日净融出在2 万亿附近,距离季节性水平仍有差距。

      三是,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继续加强规范。

      2024 年6 月末陆家嘴论坛上,央行领导表示对于规范了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包括促进信贷均衡投放、治理和防范资金空转、整顿手工补息等。此外,根据2024 年三季度货政报告中的有关内容,政策传导调控效果受损主要与存贷款市场利率传导效率有关,后续央行或继续关注银行的“内卷式竞争”行为。

      总体来看,总量降息时点或相对后置,短期央行或更加注重“宽信用”的定向支持。一是,发布会中央行领导着重强调当前国内货币政策是“支持性”的,与美联储货币政策“限制性”的状态形成对比,落脚点在于政策利率的绝对水平。并且,结合“择机”的说法,总量宽松操作时点或相对后置。二是,实体融资需求相对偏弱,再贷款工具降息将强化对银行的政策激励,加之楼市、股市支持政策,“宽信用”倾向或更加明显,债市应以偏防御姿态应对。

      2 月资金面和流动性回顾:资金“紧势”延续资金价格运行方面,春节后取现资金虽有回流,但央行公开市场投放相对克制,政府债券缴款扰动、以及同业存款仍有一定外流压力的情况下,资金面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存单发行“提价换量”的情绪较为明显。

      流动性水平方面,2 月基础货币全月或减少4100 亿元,其中政府存款消耗7000亿附近,央行净投放合计-4773 亿,外汇占款延续小幅回笼;此外,缴准消耗或在440 亿元,取现回流对超储的补充或在8000 亿,非金融机构存款的补充或在4400 亿元附近,故月末超储或增加7860 亿,超储率或维持在1.1%左右,扣除逆回购之后的狭义超储水平或在0.5%附近,属于季节性偏低水平。

      2 月货币政策追踪:上旬,Q4 货政报告发布,报告强调“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等工具”,总量宽松的政策明确,但更加强调“择机”,短期对经济形势判断较为乐观的情况下,落地机会被压缩。中旬,央行行长潘功胜出席新兴市场经济体研讨会时表示,下一步,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3 月,两会对于货币政策的定调更加明确,强调“适时降准降息”,重视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创新。

      3 月流动性展望:政府债券发行前置的环境下,资金仍有扰动,关注央行对冲。

      当前同业存款外流的压力有所缓和,大行融出规模的回升或也指向扰动的高峰或逐渐过去。3 月伴随着财政支出进度的加快,资金价格中枢边际多下行。不过,政府债券月度发行规模接近1.7 万亿的情况下,银行体系仍有压力,预计3 月DR007 价格或仅有小幅修复,与政策利率的偏离度水平或修复至20-30bp左右。此外,中长期流动性方面,本月一般存款增长或冻结超储4000 亿元,MLF 到期以及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接近1.1 万亿,关注央行对冲方式的选择。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