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周报:美国重启对伊制裁 快递需求持续景气
投资要点:
一、行业动态跟踪
航远船舶:
1)特朗普签署备忘录重启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旨在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并限制石油出口的实体、个人及船只列入黑名单。具体被制裁的船只包括三艘油轮:
其石油出口:在周四,美国财政部实施制裁,瞄准伊朗石油网络,将多个涉及伊朗Forest”轮(载重吨318692吨),以及一已更名的“Sir”轮(原“Anthea”轮,“Gioiosa”轮(载重吨104556吨)、“CHBilion”轮(载重吨 103560吨)、“Star载重吨281396吨)。此外,多家中国航运企业及相关个人也被列入黑名单。我们认为,美国加大对伊朗制裁力度将利好油轮市场,特别是VLCC(超大型油轮)领域。
根据我们的测算,特朗普2.0对伊制裁影响,短期的边际影响较强:
短期情景:非OPEC增产在2025H1补充60万桶/日伊油缺口,VLCC将是主要贸量增加3.3%(运力需求增加5.7%)。
易船型,将对合规原油海运量增加1.8%(运力需求增加3.1%),对VLCC合规运对合规原油海运量增加3.4%,对VLCC合规运量增加6.3%中长期情景:OPEC+复产弥补120万桶/日伊油缺口,VLCC将是主要贸易船型,将2)2月7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897点,环比下降7.3%:SCF综合运价指数较上周环比下降7.3%,至1897点。其中,上海-欧洲/地中海运价分别环比变化-15.9%/-5.3%;上海-美西/美东运价分别环比变化-4.5%/-5.0%;上海-东南亚运价环比下降10.6%
3)本周原油运大船运价大涨:BDTI指数较上周环比上涨4.7%,至896点。VLCCTCE环比上涨26.7%,其中中东/西非/美湾-中国TCE分别环比变化+41.2%/+30.0%/+12.8%;Suezmax TCE环比上涨20.7%;AframaxTCE环比上涨4.9%
4)本周成品油小船运价大涨:BCTI指数较上周环比上涨6.8%,至711点。LR1中东-日本环比下降29.0%;MR-太平洋/新加坡-澳洲/大西洋分别环比变化+3.4%/+1.2%/+21.9%o
5)本周散运小船运价上涨:BDI指数较上周环比上涨3.7%,至764点。其中,BCI/BPI/BSI分别环比变化-7.1%/+22.5%/+0.8%。
6体周新造船价指数下降0.30点:新造船船价指数较上周环比下降0.30点,为188.9点;油轮/散货船/干货船/气体船船价指数较上周环比变化-0.40点/-0.22点/-0.05点/-0.98点;当月集装箱船价指数较上月环比下降0.02点。
7)本期PDCI下跌:本期(1月25日至1月31日),新华·泛亚航运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XH·PDCI)报1177点,较上期(2025年1月18日至1月24日)下跌101点,跌幅7.90%,其中,东北至华南/华北至华南/华南至东北/华南至华北指数分别环比-1.99%/-11.98%/8.17%/-3.07%航空机场:
1)春节出行高基数再增长,错峰平滑节日客流。交通运输部发布,2025年春节假期(除夕至初七)全社会跨区域流动23亿,日均2.88亿、比2024年春节假期(初一至初八)+0.6%、比2019年春节假期(除夕至初六)+34%,其中铁路/民航/公路营业性/公路非营业性/水路客流日均比2024分别-3.2%/+1.4%/+3.8%/+0.5%/特平,比2019年分别+39.5%/+26.8%/-43.9/+55.8%/-42.9%,今年春节假期起执行新放假办法,向前可“连2休11”,向后可“连4休13”,通过休年假形成长假期,错峰出行导致春节假期各出行方式增速远小于春运累计表现:春运前22天,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铁路/民航/公路营业性/公路非营业性/水路客流同比分别增长7.5%/7%/6.8%/14.4%/6.6%/8.6%,两组同比增速差异反映出行人数增长强劲、但出行方式更灵活,节日期间客流趋于平滑。
2)2月5日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上调。据央视新闻,5日起,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开始执行新的征收标准。其中,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由原来的20元调整为40元;800公里及以下航线,由原来的10元调整为20元。这也是今年以来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首次调整。
3)春节期间出入境1436.6万人次。2月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今年春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43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6.3%。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767.1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5%;港澳台居民573.7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5.6%;外国人95.8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22.9%。在过境免签新政策推动下,入境游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快递物流:
1)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19亿件。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行业业务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19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1.45亿件,与去年农历同期相比增长31%,投递快递包裹7.82亿件,与去年农历同期相比增长26.7%。自春运开始以来(1月14日至2月4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80.35亿件,与2024年春运同期相比增长37.6%;投递快递包裹86.46亿件,与2024年春运同期相比增长35%o2)1月27日-2月2日全国物流保持通畅。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1月27日-2月2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6502万吨,环比下降11.62%;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937.6万辆,环比下降76.08%;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5.77亿件,环比下降79.57%;累计投递量约7.12亿件,环比下降81.12%
3)安能物流发布2024年正面盈利预告,预计全年经调整利润超8.3亿元。2月7日,安能物流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盈喜公告,预计2024年度经调整利润将不少于人民币8.3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62.8%,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16%,毛利预计同比增长44%,安能物流坚持聚焦“利润与品质并重的有效规模增长”战略,贯彻落实以“成本最优、品质最好、时效最稳、服务响应最快、网络覆盖最密”的“五最”目标,其运营效率及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二、核心观点
航空:1、行业供给长期低增长,需求有望受益宏观回暖,长期供需差趋势明朗带动板块弹性上行,短期春运订票数据表现景气,当前处于预期反转阶段,具有配置价值。重点关注公司: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华夏航空、中国民航信息网络、吉祥航空。2、飞机产业链OEM&MRO双产能困境推高二手飞机紧缺度,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美债降息背景下,航空租赁利差有望持续走阔。重点关注公司:渤海租赁、中银航空租赁、Aercap、AL。
快递:当前快递需求坚韧,终端价格总体处在历史底部水平,下行空间有限。通达系快递受价格战影响估值下杀,当前板块龙头估值安全边际充分,可作为底部长期配置;顺丰、京东物流有望受益顺周期回暖以及持续降本,业绩弹性相对更大,业绩与估值存在双升空间。建议关注:1)中通快递:行业长期龙头,经营稳定,股东回报已超8%;2)圆通速递:份额显著增长,网络健康,智能化领先优势或二次打开;3)申通快递:产能与服务双升,加盟商体系改善,阿里潜在行权;4)韵达股份:件量增速回升,经营修复,业绩弹性释放。
供应链物流:1、深圳国际:华南物流园转型升级提供业绩弹性,高分红下有望迎来价值重估。2、快运格局向好,行业竞争放缓,行业具备顺周期弹性,建议关注:1)德邦股份:精细化管理及京东导流催化下盈利具备较强确定性;2)安能物流:战略转型及加盟商生态优化下公司盈利改善明显,规模效应释放下单位毛利有望持续提升。3、化工物流:市场空间较大,行业准入壁垒持续趋严,存在整合机会。化工需求改善下,龙头具备较大盈利弹性。关注:1)密尔克卫:物贸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具备较强成长性;2)兴通股份:商业模式清晰,运力持续扩张下业绩确定性较强。
航运船舶:1、油轮新造船订单有限叠加船队老化,供给紧张;而随着非OPEC产量的增加,油运需求同时受益于量*距,叠加美国对伊俄委油贸制裁加强,油运未来三年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旺季弹性或将加强。2、散运供需双弱,环保法规对老旧船队运营的限制推动有效运力持续出清,叠加2025年底西芒杜铁矿投产与未来美联储降息后期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催化,预计散运市场或将持续复苏。3、船舶绿色更新大周期刚刚启动,航运景气+绿色更新进度是需求核心驱动。造船产能在经过十余年行业低谷出清后,持续紧张,目前新单交期排至2027/28年,成为推动船价上涨的核心驱动。以钢价为核心的造船成本侧相对稳定,造船企业远期利润有望逐步增厚。建议关注:招商轮船、中远海能、中国船舶。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滑风险,将会对交运整体需求造成较大影响。2)快递行业价格竞争超出市场预期。3)油价、人力成本持续上升风险。运输、人工成本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成本,可能面临油价上升、人工成本大幅攀升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