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专题:负CARRY下机构行为的三重演绎

证券之星 2025-02-27 07:00:25
股市要闻 2025-02-27 07:00:25 阅读

  复盘:曲线从熊平到熊陡

      开年以来,调整行情持续演绎,背后是多重利空交织,短期维度而言,资金面连日来的紧平衡格局,致使短端调整压力蔓延至长端,与此同时,债市情绪也愈发谨慎,对于资金面持续转松的预期普遍不强。

      中长期维度来看,春节以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科技板块强势表现带动股市行情,1 月信贷开门红、通胀数据表现较好,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改善,也给长端带来了调整压力,并一定程度引发市场对于债牛环境出现变化的担忧,曲线形态逐渐从熊平演绎至熊陡。

      曲线形态演绎的背后,机构行为出现了哪些变化?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负carry 对债市的影响迎来了新的“临界点”?

      机构行为的三重演绎

      债市资金面紧平衡至今,负carry 状态也已持续多日,收益率曲线经历了“牛陡-熊平-熊陡”三种形态的变化,这背后,除了有迟迟未能转松的资金面、市场的风险偏好日趋改善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也对应着负carry 状态下机构行为的三重演绎,整体呈现如下特征:

      (1)11 月下旬至年末:债牛行情快速演绎,负carry 状态初现。短端在资金和存单价格偏贵的同时却呈现背离式下行,除资金量宽和年末“抢配”需求的驱动外,央行购债、大行“买短”配合也是当中关键,而长端在基金、保险等机构的买入力量支撑下持续下行,曲线牛陡。

      (2)跨年后至2 月中上旬:资金面收敛,短端调整幅度较大,负carry 已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在配置需求的驱动下,大行、农商行“抗住”负carry,继续“买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负carry 状态的持续,债市做多的惯性仍在,基金、保险等机构则是转入长端避险,带动曲线熊平。

      (3)2 月中旬至今:资金延续偏紧,市场对于资金面最终会转松的预期也大幅降温,叠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长端韧性或难以维系,随着资本利得趋于降低,机构能否“扛得住”持续的负carry 成为市场关切。近期,债市做多力量有所减弱,大行呈现“卖短卖长”,基金开始止盈,但农商行、保险的买入力量仍在,对债市的或有调整幅度将形成一定保护。但由于近期市场情绪较为敏感,在情绪面对于负反馈的担忧升温之下,基金一度加大抛售力度。

      分机构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大行:从“买短卖长”到“卖短卖长”;(2)农商行:配置诉求下持续买入;(3)基金:近期卖盘明显增加,或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4)“买长”特征愈发凸显。

      债市调整到位了吗?

      从资金面角度而言,央行态度仍是关键变量。当前政策端对于“稳汇率+防范资金空转+防范利率风险”的诉求仍在。近期公开市场操作已转为净投放,资金面压力有所缓和,显示央行多重诉求考量下的呵护之意。往后看,关注资金面的改善契机,存在预期差但也是交易机会。

      对应到近期债市的调整来看,近期债市出现局部赎回压力,但整体可控,出现负反馈的概率或相对较低,当前点位或一定程度凸显配置性价比。

      从基本面角度而言,呈现积极态势,1 月信贷开门红,节后地产销售回暖,但居民信贷相对偏弱,或指向经济修复基础或待进一步巩固,宏观叙事是否转化为调整论据待进一步观察,“每调买机”的逻辑或仍在。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