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2025 财政的扩张与节奏

证券之星 2024-12-30 05:08:46
股市要闻 2024-12-30 05:08:46 阅读

  2024,财政节奏后置

      总量上看,2024 年实际财政力度较2023 年高出约8000 亿元。2024 年政府债融资,若剔除化债资金,较2023 年略低约1800 亿。不过,若考虑2023 年四季度发行的1 万亿特别国债大多结转到2024 年使用,2024 年实际财政力度较2023年略高约8000 亿元。但与此同时,承担一定准财政功能的城投平台,在化债政策严控融资平台债务增量的背景下,净融资下降1.2 万亿元。

      节奏上看,财政发力明显后置,主要体现为地方债发行节奏靠后。一是新增专项债发行后置;二是置换债集中在年末。相比之下,国债发行节奏相对均匀。

      2025,财政政策的五个核心判断

      第一,赤字率提升至3.6-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特别提及“提高财政赤字率”,因而明年赤字率可能至少提升至3.6%,也可能达到3.8-4.0%。具体确定,或取决于预期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政策,更高的关税政策可能需要更高的赤字率予以对冲,4%的赤字率或可应对30%关税税率提升。

      第二,特别国债规模可能在1.5-2.5 万亿左右。对于2025 年特别国债的安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发行的表述意味着规模上或较今年的一万亿有所增长。规模可能在1.5-2.5 万亿,其中补充银行资本金0.5-1 万亿元,“两重两新”项目建设1-1.5 亿元。

      第三,地方债面临债务率约束,增量或不大。由于地方显性债务率持续上升,近年来新增专项债的限额增长明显放慢。预计2025 年新增专项债小幅增长至4-4.5万亿元。

      第四,其他扩张性准财政工具可能主要是政金债和央企发债。城投债净融资,在发债政策没有系统性放松的情况下,可能和今年差不多,约1000-2000 亿元。央企替代城投信用扩张,发行扩投资专项债。预计 4500 亿元额度将在2025 年发行完成,一定程度上弥补城投债融资下滑的缺失。政金债净融资或有增长,约1.6-2.6 万亿元(2024 年净融资1.6 万亿元)。

      第五,财政节奏,前置的概率较大。审批权下放和项目负面清单的设置,为专项债审核“松绑”,由于“缺项目”而发不出来的困境有所缓解,对应发行节奏或有所加快。2 万亿再融资专项债作债务置换也可能集中在上半年。

      总体而言,具体的扩张力度可能未有定数,一定程度上与预期特朗普上台后加征关税等外部因素相关,更高的关税税率或需要更大力度的财政政策予以对冲。若美国贸易政策趋向负面,国内可能需要推出较大规模的广义赤字,我们预计总规模或在14 万亿左右(包括狭义赤字、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和置换债),其中狭义赤字率约4.0%、特别国债约2.5 万亿、新增专项债约4.5 万亿和置换债2 万亿,对应广义赤字率(广义赤字规模/现价GDP)为10.4%。与2024 年相比,广义赤字规模增长约3.1 万亿,广义赤字率提升约1.9%。

      风险提示:国内财政、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