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2024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点评:央企“一利五率”考核优化 关注低估值建筑央企

证券之星 2024-12-31 11:12:00
股市要闻 2024-12-31 11:12:00 阅读

  事件:

      2024 年12 月23 日至24 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总结2024年国资央企工作,研究部署2025 年重点任务。会议决定,2025 年“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总体稳定、个别优化,“一利”仍为利润总额,用“营业收现率”替换“营业现金比率”,总要求是“一增一稳四提升”,即利润总额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总体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

      评论:

      1.2025 年央企经营指标考核整体沿用“一利五率”考核体系,本质或仍是强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对比近年来中央企业经营指标考核调整历程,2019 年“两利一率”,即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2020 年“两利三率”,较之前增营业收入利润率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21-2022 年“两利四率”,较之前增全员劳动生产率,2023-2024 年“一利五率”,取消净利润,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同时取消营业收入利润率,增加营业现金比率,2025 年沿用“一利五率”,将 “营业现金比率”替换为“营业收现率”。

      2.用“营业收现率”替换“营业现金比率”,更强调经营现金流入,注重考查收入质量,有利于企业聚焦主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营业收现率=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分母均为营业收入,分子由现金净流入转变为收到的现金。一般来说,营业收现率>1 表示企业本期实际收到的现金超过了营业收入,不仅收到了本期销售或提供劳务服务的全部款项,还收回了部分前期的应收账款,或者预收了未来款项,企业资金回收能力强,有助于增强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一改变对于央企而言,从考核现金净流入到考核收到的现金,更侧重衡量企业从销售活动中实际收到现金的能力,注重现金回流,确保现金流健康,企业可通过加强主营业务现金管理从而提高营业收现率。

      国企改革持续深化、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要求逐渐完善,关注国央企估值修复。1月24 日,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4 月12 日,第三次“国九条”,即《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11 月15 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回归,并专门要求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建议关注【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冶】等基建央企基本面改善与阶段性估值修复。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方财政收入不及预期、项目实施落地进展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加剧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