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量化系列(1):可转债因子手册
本篇报告聚焦于可转债的选债因子和组合构建。报告分别针对偏股型、平衡型和偏债型转债,筛选了其中有效的转债因子,并根据因子特征和转债属性,构建了3 类转债的多因子组合。同时,我们也将3 类转债合并在一起,构建了全市场的转债组合,组合月频调仓年化超额收益10.60%,周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17.24%。
可转债的类型划分及样本池筛选
1)使用平底溢价率来划分三种可转债类型。参照业界惯例,我们使用平底溢价率来划分可转债类型,定义平底溢价率<-20%的转债为偏债型转债,-20~20%的转债为平衡型转债,>20%的转债为偏股型转债。
2)三类转债具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偏股型转债的特点为高风险高收益,平衡型转债为中风险中收益,偏债型转债为低风险低收益,收益风险特征和各类转债“股性”“债性”强弱相契合。
3)样本池筛选。我们在因子构建与回测时,会剔除具有以下几类特征的转债:停牌的转债、上市不足5 个交易日的转债、转债余额不足1 亿元的转债、信用等级低于A-的转债、已发布强赎公告的转债、已达到强赎条件(连续15 天平价>130)的转债。
因子构建与有效性判断
1)因子类型包括估值因子、转债因子、正股因子三大类。估值因子反映转债当前估值的高低;转债因子反映转债的量价信息以及转债与正股的联动情况;正股因子反映转债正股的量价和基本面信息。具体的因子列表详见附录1。
2)因子预处理。各因子计算完成后,我们会对因子进行以下处理:标准化、去极值、中性化。中性化仅针对正股因子进行,原因在于不同行业的股票其基本面和量价中枢存在差异,会影响正股因子的取值分布。
3)因子有效性判断。由于不同类型的转债的股债性质和量价特征存在差异,使得不同类型转债的有效因子可能也会存在差异。出于此考虑,我们针对每个类型的转债,分别对选债因子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具体来说:
偏股型转债:满足以下4 个条件之一的因子,被认为是偏股型转债的有效因子:年化多空收益>15%、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10%、IC>3%同时年化多空收益>10%、IC>3%同时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7.5%。
平衡型转债:满足以下4 个条件之一的因子,被认为是平衡型转债的有效因子:年化多空收益>15%、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10%、IC>3%同时年化多空收益>7.5%、IC>3%同时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5%。
偏债型转债:满足以下4 个条件之一的因子,被认为是偏债型转债的有效因子:年化多空收益>10%、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7.5%、IC>3%同时年化多空收益>7.5%、IC>3%同时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5%。
转债多因子组合构建
1)偏股型转债组合。选取偏股型转债待选池中因子得分前20%的可转债,等权构建组合。月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15.48%,超额收益月胜率67.09%。周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19.80%,超额收益月胜率67.50%。
2)平衡型转债组合。选取平衡型转债待选池中因子得分前20%的可转债,等权构建组合。月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9.44%,超额收益月胜率69.62%。周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15.32%,超额收益月胜率80.00%。
3)偏债型转债组合。选取偏债型转债待选池中因子得分前20%的可转债,等权构建组合。月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5.07%,超额收益月胜率59.49%。周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8.16%,超额收益月胜率72.50%。
4)全市场转债组合。将上述三类转债所有成分券的因子得分一起进行比较,选择每期得分前10%的转债,等权构建组合。月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10.60%,超额收益月胜率64.56%。周频调仓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17.24%,超额收益月胜率81.25%。
风险提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未来存在失效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