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利科技(300752):传统业务修复性增长 OLED新业务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证券之星 2025-04-22 07:50:44
股市要闻 2025-04-22 07:50:44 阅读

隆利科技成立于2007 年8 月16 日,主要从事LED 背光显示模组开发、生产和销售。隆利科技盈利能力强劲,2021-2023 年,受行业下行周期影响,公司营收承压,但管理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567.4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2024 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归母净利润达到5008.41 万元。2023 年,公司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分别同比下降7.78%/50.48%/70.60%,综合毛利率从 6.4%提升至 13.06%,改善显著。公司坚持科技创新,2021-2023 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29%/6.72%/5.08%。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日,公司在 Mini-LED 相关领域有效申请专利共计 167 项。

    隆利科技专注于Mini LED 背光模组的设计、封装及生产,是中游环节的重要参与者。Mini LED 背光模组具有高亮度、可实现超大尺寸、成本低等多项优势,已大规模替代LCD 显示产品。背光显示领域,近年Mini LED 已被应用于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苹果、三星等厂商纷纷推出搭载Mini LED 技术的产品。笔记本、平板及车载显示都是Mini LED 背光有望渗透的潜在领域,未来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据亿渡数据预测,2026 年背光模组市场将达到1250 亿元。隆利科技拥有技术、客户、成本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Mini LED背光模具行业竞争中处于先进阶段。

    在技术领域,自2016 年以来,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开展 Mini-LED 技术的研发,率先实现了多个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已经成功应用于车载显示、显示器以及VR 等领域。在客户资源上,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结构群体,吸引了众多高端优质客户。在生产成本方面,公司已经建立了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体系,能有效减少部件从外部订购、配送的时间,缩短产品交期。同时,公司还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了Mini LED 模组的生产成本。

    隆利科技在LIPO 窄边框工艺方面布局较早,拥有先发优势。OLED 是LCD 之后最具潜力的平板显示技术,在对比度、功耗和轻薄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LCD 面板。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面板领域,OLED 已成为主流趋势。

    2023 年全球 OLED 智能手机渗透率为 51%,出货量为 5.95 亿部;预计 2024 年全球 OLED 智能手机渗透率为55%,出货量为 6.61 亿部;预计 2028 年全球 OLED 智能手机渗透率有望达到 60%,出货量有望达到 7.5 亿部。

    在以平板、笔记本为代表的中尺寸面板领域,OLED 同样显现出了替代趋势,TCL 华星、京东方和三星等国内外厂商都在完善自身技术的基础上抢夺中尺寸IT 面板市场。一直以来,OLED 窄边框技术不断发展,经历了从COP/COF/COG 技术到BRS 技术,再到LIPO 技术的演变过程,使智能手机屏占比不断提高。LIPO技术(低压注塑工艺)是一种利用较低的压力(0.15-4mpa)将熔融材料注射模具并快速固化的封装技术,通过热熔材料优异的密封性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来实现绝缘、耐热、具有抗冲击、抗振动、防潮、防水、防尘、耐化学腐蚀等作用,对电子元件有良好的保护作用。2023 年发布的iphone15 pro 就是借助LIPO 技术实现了当时最窄的1.55mm 屏幕边框。

    2024 年,iPhone16 pro max、小米15 更是实现了1.15mm/1.38mm 的超窄边框。该技术未来前景广阔,隆利科技较早储备了LIPO技术,公司研发的穿戴 insertmolding 工艺项目采用(LIPO)工艺技术,在不影响装置整体结构强度下,提升 OLED 屏膜与整机的结构强度及密封性,在现有屏占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现一体化,更轻薄化,同时大幅提升产品跌落可靠性。

    投资建议:伴随市场需求回暖、AI 赋能以及创新产品发布,消费电子行业延续了复苏态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能实现12.98/17.01/21.21 亿元营收,公司净利润在24/25/26 年预计能达到1.03/2.07/3.07 亿元。估值方面,我们选取聚飞光电、兆驰股份、瀚博高新和芯瑞达为可比公司,对应2025 年平均PE 倍数为20 倍,考虑隆利科技目前处于国内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前列,在Mini LED 背光模板的设计、封装及生产商有一定先发优势,积极布局窄边框技术。我们给予公司高于2025 年平均的30 倍PE,对应市值62 亿,目标价27.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价格水平下降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数据测算具有主观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