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F对主动型基金的影响开始显现
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今年以来备受瞩目的,莫过于ETF的爆发式增长,其对主动型基金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艰难,存量权益类基金份额也持续遭遇赎回,绩差的基金经理批量下岗。从近期



主动作为让利投资者 多只大型宽基股票ETF降费
11月19日,华夏、华泰柏瑞、易方达、嘉实、南方、华安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公布,将旗下大型宽基股票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调降至0.15%、0.05%,其中包括6只规模超千亿元的股票ETF。专家介绍,相关股票ETF规模合计超过1.3万







2024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分析:主动偏股型基金Q3加仓新能源大金融
2024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分析:主动偏股型基金Q3加仓新能源大金融

刚刚!前10月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出炉!最牛大赚57.97%
【导读】前10月主动权益基金收益4.23%,最牛赚超57%2024年前10月市场已经结束,又到了总结公募基金业绩的时刻。一度震荡的2024年,在9月最后一周出现了惊天逆转,在超预期政策暖风吹拂之下,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势行情。虽然


主动权益基金博弈A股新行情:谁空仓掉队 谁“柳暗花明”?
从先抑后扬的三季度到震荡回稳的四季度,A股开启新一轮行情以来,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一批主动权益基金也纷纷开始收复业绩失地。不过与此同时,基金之间的业绩分化也依然显著。如果回顾9月24日至10


洋河股份(002304)2024年三季报点评:主动调整 备战春节
洋河股份(002304)2024年三季报点评:主动调整 备战春节

2024Q3主动权益型基金季报点评:各类主动基金经理关注哪些方向?
2024Q3主动权益型基金季报点评:各类主动基金经理关注哪些方向?


主动偏股型基金2024年三季报点评:规模整体提升 加仓制造、金融
主动偏股型基金2024年三季报点评:规模整体提升 加仓制造、金融

主动股混基金2024年三季报分析:主动加仓电力设备、汽车、商贸零售和非银金融等 大中型公司调仓方向有所分化
主动股混基金2024年三季报分析:主动加仓电力设备、汽车、商贸零售和非银金融等 大中型公司调仓方向有所分化

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解析:2024Q3主动权益类基金又加配了哪些行业?
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解析:2024Q3主动权益类基金又加配了哪些行业?



2024年9月A股行业主动配置展望:非银为核筑根本 成长消费做利剑
2024年9月A股行业主动配置展望:非银为核筑根本 成长消费做利剑



这些基金主动调升风险等级 背后原因是……
年内,多只固收类产品上调风险等级。有机构分析指出,基金的适当性风险等级在相邻区域内两可的特殊情况,在此特殊情况下,基金管理人可以主动申请下调或者上调其适当性风险等级,不过整体会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从近期调




主动权益基金策略双周报:海外市场波动放大 消费医药迎政策催化行情
主动权益基金策略双周报:海外市场波动放大 消费医药迎政策催化行情

骨感现实真勇气!20只基金“逆行” 主动权益何时迎来春天?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虽仍低迷,但“逆行者”已开始行动。截至8月5日,全市场20多只正在发行的主动权益基金,有不少来自中小基金公司,既有3年前遭遇“募集失败”的新沃基金,也有鹏扬基金、东兴基金、东吴基金等。“逆行者”固然

600213,拟主动退市
8月2日晚间,*ST亚星(600213)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潍柴(扬州)投资有限公司函件,提议公司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继去年8月经纬纺机之后又一家主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 规模持续缩水
二季度A股走势疲弱,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持续下滑至34856.80亿元。其中,偏股混合基金在产品数量和产品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数量为2474只,产品规模从2021年四季报的34592

主动被动齐发力 公募基金精准支持“硬科技”发展
自2019年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以来,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积极投身科创板投资,一方面通过主动权益产品,积极挖掘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布局指数产品,精准支持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国内科创主题基金

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解析:2024Q2主动权益类基金又加配了哪些行业?
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解析:2024Q2主动权益类基金又加配了哪些行业?

主动股混基金2024年二季报分析:港股占比上升 主动加仓电子减持食品饮料
主动股混基金2024年二季报分析:港股占比上升 主动加仓电子减持食品饮料

“抢七”!29只基金“定档”7月
下半年拉开帷幕,基金发行再迎“抢七”时刻。截至7月5日已“定档”的30只基金,有29只安排在7月内发行。虽然指数和固收类基金依然是新发主力军,但主动权益基金的新发占比已回到40%水平,较上半年出现明显提升,除了头部公募,还

行业ETF抢风头 主动被动产品暗较劲
“业绩弹性大,表现优于行业ETF”“近半年回报率超越各类行业ETF”……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部分主动权益类行业主题基金的宣介开始将行业ETF作为一大对标。ETF热潮之下,行业主题基金面临的压力和窘境日益

好的基金经理都去哪了?
今年以来,关于公募基金经理的薪酬的议论声不断,从“限薪”到“退薪”的传闻更是层出不穷。就在上周,有消息传出“公募基金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元以上被要求退薪”,引发了广泛讨论。然而,诸多讨论的矛头最终都集中在一些基

年内139名基金经理离任 创近9年同期最高!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比超三成
基金经理离任潮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公募老将的身影。澎湃新闻记者统计,截至2024年6月12日(下同),年内基金经理离任数量已达139人次,创近9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仅次于2015年同期的149人次,涉及87家公募管理人。

主动权益类基金入局 降费潮席卷公募行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近半主动权益类基金“收复失地” 今年以来逾2000只产品取得正收益
截至5月24日,上证指数自2月6日以来已上涨14.31%。市场回暖背景下,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回血”迹象明显。4426只有业绩展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中,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共2021只,占比约46%,接近五成。

收益首尾相差60% 主动权益基金买对板块业绩亮眼
对于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而言,在震荡市中斩获超额收益是自己功力的体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4413只已经有98只主动权益基金的年内收益超过了20%,其中景顺长城周期优选、博时成长精选、南方发展机遇3只基金的年内收益

主动权益持有期基金数量占比16.2% 创历史新高
随着多只主动权益类定开基金转型为持有期基金,主动权益持有期基金市场不断扩容。截至5月18日,全市场有83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以持有期形式设立,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占16.2%,刷新历史新高;但该类产品规模连续三年下台阶,下滑程


主动权益类基金“回血”
随着A股市场反弹,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回血”,近半数产品今年前4个月实现正收益,其中25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20%。数据显示,年内表现最好与最差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差距达60%。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前4个月,股票型基金整体

公募又创一项纪录!“大而不动” 有人喊失望
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公募权益投资最新概貌浮出水面。一方面,公募基金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回到8%以上,主要类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均维持在85%以上,市场定价权稳步提升。但实际上,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的仓位比例波动幅度日益趋窄,不少

公募重仓股有水分?主动权益出路在哪?公募高管、基金经理大探讨
自2021年高点后,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出现连续亏损,规模、A股持仓占比等指标随之回落。基于此,基金业近期掀起一轮“主动权益变局”的大探讨。公募高管、基金经理等多方参与其中。他们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言辞真切、直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