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转债策略展望:防守反击 配置两端
本报告导读:
当前转债价格和估值已经不便宜,短期正股上涨预期降温可能导致估值出现主动压缩,建议阶段性控制绝对价格,配置科技主题与稳定红利两端。
投资要点:
2025年1月十大转债组合聚焦科技成长、大消费/顺周期和高股息/稳定现金流三个方向,包括:(1)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回暖的汇成转债、立讯转债,下游需求有望改善的国微转债,以及业绩确定性较强,且拓展新业务的华懋转债和力合转债;(2)大消费行业的新乳转债、鹤21 转债,以及顺周期的濮耐转债;(3)股息率较高的大盘底仓转债上银转债和现金流稳定的燃23 转债。
当前转债的价格水位处于2024 年以来相对高位,估值较11 月底有所提升。当前转债平均价格和中位数价格分别为115.08 和116.64元,处于2024 年以来的相对高位;随着12 月上旬转债估值主动拉升和12 月中下旬正股下跌导致的估值被动拉升,当前各类转债的估值水平均较11 月底有所提升。尽管当前平价在110 元以上的偏股型转债估值并不算高,但正股调整可能会导致估值出现同步压缩。
偏债型转债债底支撑性较强,相对纯债仍具备吸引力。当前偏债转债的平均纯债溢价率为2.36%,债底对转债价格仍具备较强支撑性。
12 月以来债市利率加速下行,10 年期国债利率已下探至1.60%,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纯债未来的上涨空间,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机构仍存在较强的欠配压力。当前偏债型转债(平价小于80 元)的平均纯债YTM 较相近期限和评级的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低80BP 左右,但偏债型转债具有一定的期权价值,下修条款的运用也会有效提升其转股价值,因此偏债转债相对纯债仍具备吸引力。
当前转债价格和估值已经不便宜,短期正股上涨预期降温可能导致估值出现主动压缩,建议阶段性控制绝对价格,配置科技主题与稳定红利两端。开年以来权益市场出现连续下跌,但由于债市流动性相对充裕,转债较为抗跌,导致估值被动拉升。考虑到当前转债价格和估值已经不便宜,短期正股上涨预期降温可能导致估值出现主动压缩,因此建议阶段性通过选择绝对价格相对较低的转债主动防守,并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一端是高股息、稳定现金流、余额较大的底仓型转债或经营较为稳健、具有避险属性的大盘顺周期转债,另一端是正股具有一定弹性、业绩确定性较强的科技成长类转债。
风险提示:理财赎回风险;转债转股溢价率压缩风险;转债正股表现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