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周报: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出台 险企利差损风险缓解
报告摘要
本周( 2025.1.5-2025.1.11)A 股日均交易额11,598 亿元, 环比减少13.1%,同比增加63.7%。2025 年一季度至今日均成交额12,003 亿元,较2024 年一季度日均交易额增加34.6%。2024 年日均交易额10,620 亿元,较2023 年日均交易额增加21.7%。投行:本周发行新股2 家,募集资金9.8 亿元; 本周上市新股2 家,募集资金9.1 亿元。2025 年至今,A股IPO 上市5 家,募集金额24.9 亿元。2024 年,A 股IPO 上市100 家,募集金额673.5 亿元。两融:截至2025 年1 月9日, 两市两融余额18,270.76 亿元,环比下降1.62%,较2024 年日均水平增加16.59%。两市融券余额103.49 亿元,占两融比例为0.57%。
本周( 2025.1.5-2025.1.11)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下跌2.44%,跑输沪深300 指数1.31 个百分点,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18 名。细分板块来看,证券板块下跌2.22%、保险板块下跌2.76%、多元金融下跌3.05%、互联网金融下跌0.76%、金融科技下跌1.67%。九鼎投资(+13.23%)、东兴证券( +4.77%)、红塔证券(+3.25%)、四川双马(+2.51%)、天风证券(+0.25%)涨幅靠前;*ST 仁东(-22.52%)、天茂集团( -10.61%)、香溢融通(-10.40%)、海南华铁(-6.81%)、锦龙股份(-5.73%)跌幅靠前。
券商:监管明确投资者权益变动刻度标准
1 月10 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9 号——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适用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投资者权益变动的刻度标准,并完善投资者持股比例被动触及刻度时无需履行披露和限售义务,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证监会表示,《意见》将投资者权益变动统一明确为刻度标准,一方面,便于投资者理解,投资者只需关注自身的“静态”持股比例,无需考虑复杂的计算问题,将减少合规成本;另一方面,更能体现上市公司收购的预警意义,便于市场及时了解重要股东持股信息和公司控制权变更风险,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保险: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出台,险企利差损风险缓解
1 月10 日,根据财联社,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业内下发了《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通知》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1)保险行业协会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每季度发布预定利 率研究值。2)动态调整保险公司普通型人身保险、分红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和万能型人身保险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后,利率下行周期下可通过调降预定利率缓释利差损风险,而在利率上行期也可及时调整以提升产品吸引力,将推动人身保险业进一步畅通资产端投资收益率向负债端定价传导的机制,提高负债质量和资产负债匹配性。短期内预定利率预计保持稳定,未来或迎来调整。目前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为2.5%,较研究值2.34%仅高出16BP,未触发调整要求。但长期来看,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今年的货币政策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利率下行的预期下,若二季度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低于2.25%,预定利率的调整将会触发。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资本市场剧烈波动; 自然灾害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