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及服务:AI智道(5):DEEPSEEK产业趋势演进 AI应用供需两端的新变化
行业近况
随着近期DeepSeek系列模型在国内全社会层面进一步的出圈,一方面是个人用户对于DeepSeek相关APP使用量持续上行,在本周末微信也官宣正在测试接入DeepSeek以提供AI搜索功能;另一方面我们更是注意到国内各类企业用户对于DeepSeek的相关的AI应用需求也在持续上行,同时各大AI应用厂商也在积极适配接入DeepSeek,并且推出新的相关功能应用。我们认为DeepSeek在国内引发的本轮技术平权以及大模型加速渗透浪潮将持续对于AI应用赛道的供需两端带来积极变化,持续看好主推AI应用赛道。
评论
需求端:全社会积极接入DeepSeek,AI应用加速渗透将遇良机。由于DeepSeek本轮在国内全社会层面提高了对于AI大模型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我们近期观察到各个行业的各个层级企业,从大型的国央企到中小型的民营企业,都在通过本地化部署或是公有云API的方式来接入DeepSeek,同时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本地化部署会是更多的选择。而在部署模型之后,下一阶段各类企业便会自然地对于基于DeepSeek的AI应用场景进行积极尝试与探索,我们认为其对于各类AI应用的接受度和开放度相比先前两年也将会显著提升。我们在近期的调研中也接到了多家AI应用厂商的反馈,下游客户对于各类AI Agent应用的开发使用需求快速增长,相关商机持续涌现,对各类通用AI应用以及垂直行业类AI应用厂商均带来诸多业务机会。
供给端:推理模型能力打开AI应用上限,更多深度功能期待持续发布。过去国内的AI应用大多基于GPT-4 或者同类级别模型能力的国产模型,而DeepSeek-R1 作为推理模型更强的逻辑思考、数理、代码能力将为各类应用带来更为坚实的基础模型能力支撑,有望帮助AI应用实现深度问答、自主Agent等复杂场景能力,包括在法律、医疗等具有一定强逻辑性的富文本细分场景,提升其功能的可用性和可信性;同时其作为开源模型也支持各类应用厂商进行微调、蒸馏,并产生更加适配自身下游应用的小模型。我们预计后续数月或将能够看到各类AI应用厂商发布基于R1 模型的更多更深度的应用功能,以更完善可用的AI应用产品激发下游客户更强的付费意愿,进而引发AI应用产业供需两端的共振。
估值与建议
我们对于AI应用行情保持乐观,优先看好具有通用性的AI Agent、工具类应用、企业服务类应用;同时也建议关注低位的垂直行业AI应用,包括AI+医疗、AI+金融、AI+教育等。
风险
AI应用产品迭代进度不及预期;AI应用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