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金融数据点评: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事件:2 月14 日,央行公布2025 年1 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1 个百分点至7.5%,社融存量同比持平于8.0%,M2 同比下降至7.0%。
核心观点:“开门红”后,可持续性成为关键金融数据“开门红”主要源于强劲的企业信贷,或源于两点:一是春节错位令企业短期融资更集中在1 月;二是新的化债资金使用或偏慢。1 月信贷新增51300 亿,其中企业部门新增47800 亿,是信贷和社融创纪录的核心来源。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合计同比多增7384亿,或源于春节错位。这和企业节前薪酬发放等短期资金行为有关。企业中长贷新增达34600 亿,非常接近历史高点,大幅改善或部分源于新的化债资金发行和使用较慢。
居民贷款则相对偏弱,显示居民信心仍有待进一步恢复。居民部门新增贷款4438 亿,同比少增5363 亿,其中短贷减少497 亿,同比减少4025 亿。过去十年间,只有2020 年1月和今年1 月居民短贷减少,比较少见。居民中长贷新增4953 亿,最近十年间仅好于2016年和2023 年同期水平。1 月居民新增信贷相对偏弱和2024 年下半年以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行所指引的方向一致,即居民对经济信心仍处于恢复的过程中。
M1 采用新口径,纳入居民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增速波动显著小于原口径。1 月新M1 同比增速下行0.8 个百分点至0.4%,或源于春节错位导致的企业活期存款下行。历史上,春节若在1 月底,单位活期存款规模会出现明显下行,如2017 年1 月。
而居民活期存款和M0 的春节规律与上述正好相反,即会在1 月增加。1 月新M1 同比趋弱或源于单位活期存款的降幅大于居民活期与M0 等的增幅。
展望后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推动信贷和社融稳定增长。1 月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可持续性或成为政策关注重点。央行在2024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度重申“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后续,货币政策或密切关注国内信用环境,并根据经济、金融数据的表现来调整政策工具,以实现全年经济主要目标。
常规跟踪:信贷和社融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
1 月新增信贷51300 亿,同比多增2100 亿,边际改善主要源于企业信贷释放。居民新增贷款4438 亿,同比少增5363 亿,其中短贷减少497 亿 ,同比减少4025 亿,中长贷新增4953 亿,同比少增1337 亿。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7400 亿,同比多增2800 亿,票据融资减少5149 亿,同比少减4584 亿。企业中长贷新增34600 亿,同比多增1500 亿。
1 月新增社融70567 亿,同比多增5833 亿,贷款回暖而政府债融资回落。1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2194 亿,同比多增3793 亿。政府债券新增6933 亿,同比多增3986 亿。企业债券新增4454 亿,同比多增134 亿。委托贷款新增449 亿,同比多增808 亿,信托贷款新增623 亿,同比少增109 亿,未贴现汇票新增4653 亿,同比少增983 亿。
1 月M2 同比下行0.3 个百分点至7.0%,新口径M1 同比下降0.8 个百分点至0.4%。
存款结构中,企业存款同比多减13460 亿,居民存款同比多增29900 亿,财产存款同比少增5280 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减16626 亿。
风险提示:经济变化超预期,政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